纺织物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编织,从而形成各种凹凸花纹。
在古丝绸之路时期,丝绸便以其独特的提花织造技术而闻名于世。
提花工艺源于早期的腰机挑花技术,从商代出土的织物中便已发现提花花纹。当时的提花织纹以直线型的菱格纹、回纹、"杯纹"及这些纹样的直线造型变体和几何造型为主。
随着时间推移,秦汉时期的丝绸提花织物增加了鸟兽、云气和少量植物等小花回纹样。到了隋唐,莲花、卷草、写生团花等饱满圆润的大花植物纹样开始出现在提花织物上,展现出丰润、浓艳的风格。
直至宋元明清时期,丝绸提花织物纹样更加自然流畅、纤巧精细。
如图所示,《天工开物》中插图提花机,体现了古代纺织技术的精湛。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经数》中描述:“织花文必用嘉、湖出口、出水皆干丝为经,则任从提挈,不忧断接。其他地区的织造即使勉强提花,也显得潦草。” 说明了当时对提花织造技术的重视与精湛要求。
大提花与小提花
大提花是由大型提花机织成的花纹,其经纱数可多达数千根。大提花常以一种为基础,用另一种来显现花纹图案。例如,平纹花和缎纹花。有时也会利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使织物呈现彩色大花纹。
大提花织机通过纹针控制经丝的上下运动规律,实用纹针多达1480针,大大增加了花形的面积,常用于用品、窗帘等纺织品。
相比之下,小提花则是在织物表面运用两种或以上的变化形成花纹的。一般以平纹为地,因其花纹更加精细,常用于高档的用品、窗帘等。
鉴别方法与区别
要鉴别大提花和小提花,需注意开口机构的类型、穿综捞头以及提花面料的鉴别方法。
大提花与其他有花织物的区别在于其织造工艺和织物结构。如印花织物是平面的,通过颜料或染料施印花纹图案;绣花织物则极富艺术性,针法多样。而大提花织物的色彩和图案是通过不同的经纬纱线运动规律产生的。
烂花织物是另一种特殊的织物,通过特定工艺使部分纤维烂去,呈现出透明花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来源:爱装网、《纹样与纹织物设计》、色尚坊布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