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定制面临的三大挑战
编者注:自2014年起,我持续观察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发展。过去几年中,我深感智能制造正迅速步入实施阶段。过去在相关领域的演讲偏重理论,但我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已深入到具体实施细节。近期,我已撰写一系列短文,每篇聚焦一个关键观点,这些观点均是当前最核心的要素。未来,我也希望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欢迎大家关注并期待。
本文着重讨论三个难题,特别强调APS解决方案在解决其中一个难题中的重要性。
个性定制,顾名思义,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产品。这意味着先确定用户的功能需求,再据此进行产品设计。这一过程虽与ETO(设计生产)的生产方式相似,即用户确认功能后开始设计、采购、制造、组装、装运,但其在实施层面上有独到的挑战。
当面对产品订单时,个性定制企业需首先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1. 产品设计是否可行?
2. 整个生命周期内只有一个产品的情况下,其成本是多少?特别是当产品涉及功能性设计和外观性设计时,成本问题尤为关键。
3. 产品何时能制造完成并交付给消费者?
在个性化定制时代,当用户发起一个订单,并在设计好产品后,这些问题是企业必须明确答复的。个性定制平台在收到用户的定制需求后,需要快速提供以下信息:
(一)产品的定制价格。
(二)产品的交货期限。
用户会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接受并最终确认订单。
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极具难度。设计的可实现性、产品的成本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要在这短短几秒内(与用户的交互周期需极短)得出结论,这对信息系统的实时通信提出了高要求。
各环节的信息必须通过信息系统实时交互,这便是工业4.0所强调的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及端到端集成的体现。
除了实时信息外,企业还需参考历史数据。例如,是否有类似产品的设计经验?这些产品的历史成本是多少?交货期如何?通过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企业可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即便有历史经验可循,产品的可生产性和成本问题仍是制造环节的新挑战。而关于产品何时能生产出来的问题,在生产模式从MTS库存生产向MTO订单生产转变的过程中已得到解决。
以Dell为例,其大规模定制模式中,用户下单后,Dell需迅速确定交付周期。MTO生产方式下,产品的可得性依赖于ATP(Available to Promise),即从当前时刻开始,未来一段时间内每个时间点的产品供应能力。这要求企业有精确的计划和高效的APS系统支持。
从MTS到MTO的转变中,Dell以著名的零库存著称。但其背后的原因是其高效的计划系统。Dell的电子商务系统便是由一套APS计划系统支撑的。
历史经验表明,MTO生产方式高度依赖APS系统。在个性化定制时代,产品延迟交付是常态,且批量小。这进一步提高了对APS系统的要求。在我看来,APS在未来定制化生产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APS是解决个性定制时代产品交付期问题的关键,这一问题可预见且已有解决方案。而产品的可生产性和价格体系确定则是个性定制平台在缺乏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需考虑的问题。
从工业4.0的实际落地来看,我预计在个性定制领域将具有优势。而就个性定制解决方案而言,经过验证的APS是解决交付期问题的关键。其他难题因无历史经验可循,其未来的探索充满不确定性。
在我对工业4.0的落地方案中,我建议各企业优先完善APS方案。这是一个已被领先企业验证、能创造巨大价值的方案,但在还未普及,并在未来的个性定制时代中占据关键位置。
希望大家重视APS的重要性。
近期我将把关于个性化定制的一系列思考写成文章,发布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欢迎大家交流和讨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