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业面临挑战的大环境下,便利店如何能够吸引并留住消费者?
究其根本,便利店吸引顾客的核心在于其能提供顾客所需之物。
以全家便利店为例,其拥有约2,000至3,000种可供调配的商品,并采用末尾淘汰制度,表现不佳的商品不会在货架上停留超过三个月,一年中更替率超过半数。
在有限的空间内,便利店需如何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其一,“回”字形的店铺设计。
标准的便利店面积通常在100至120平米左右,店铺布局会根据空间大小进行相应调整。比如7-Eleven的较小门店会设置加高的特殊货架。便利店的设计很少会让顾客走回头路,从到收银台,再走到最里面的日配商品区,然后出门,形成一条自然逛店的路线。
其二,商品陈列有策略。
在便利店的主动线路上,顾客会经过如促销端架、自产商品货架等关键位置。货架上的商品按照从小到大、从轻到重的规则排列,视觉上保持平衡。特别地,进门后的第一个货架被视为“黄金地段”,是重点展示和推销商品的区域。
其三,面包包装与货架的倾角设计。
便利店的商品包括日配商品如饭团、三明治等,以及非日配商品如泡面、薯片等。日配商品的包装和配方都是精心设计和独家拥有的。面包等商品的排布会考虑其形状和稳定性,即使只剩一个品种的面包也会被放置在显眼位置。
其四,冷柜的布局与温度控制。
便利店中的冷柜通常靠墙放置,分为开放式和步入式两种。这些冷柜的温度都严格控制在4摄氏度左右,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即使是冬天,矿泉水等饮料也会放在冰柜中销售。
其五,热饮瓶装大小的选择。
冬天的热饮多为小瓶装,这是因为冬天的饮料需求量相对较少,小瓶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少量需求。这些瓶装饮料还需符合耐热等安全要求。
其六,因地制宜的商品布局。
不同地段的便利店会根据其周边环境和顾客需求调整商品布局。例如医院附近的便利店会增加粥类商品的进货量。
便利店通过精心设计的店铺布局、商品陈列和策略性选择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顾客的购物体验,也确保了便利店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这些策略背后体现了便利店的运营智慧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