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名称中的配料信息及其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食品的命名都包含了所添加的某种配料信息,如苹果软糖、白菜猪肉水饺、透明质酸钠饮料等。这些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是否可以在标签上出现?如果允许,那么在提及这些配料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些,食品伙伴网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二、关于食品名称中配料的相关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虽然并没有明确禁止在食品名称中提及某种配料,但对于提及的配料在未被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标示其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三、食品名称中提及配料的注意事项
(1)真实反映食品属性
根据GB7718-2011规定,产品的名称应该真实反映其属性。若产品确实添加了相关配料,且配料在产品中起主要作用,则该配料应被真实地反映在产品名称中。反之,如果产品并未添加某种配料或其风味仅来自食用香精香料,则不应以该配料来命名。
(2)避免误导性
按照GB7718-2011规定,所有介绍食品的文字、图形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能误导消费者。例如,某企业不应将某产品主要成分从猪肉改为鸡肉后仍用“白菜猪肉水饺”作为名称。
(3)符合产品标准
一些产品标准对食品名称中的配料或其含量有特殊要求。在命名食品时,应确保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
例如,《月饼质量通则》对各种月饼的馅料成分和含量有明确规定。
(4)规范配料名称
如添加了透明质酸钠的饮料,应规范命名为“透明质酸钠饮料”,而不是“透明质酸饮料”。
四、未来趋势及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名称,避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未来GB7718可能要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必须标示其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五、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食品名称中提及某种配料是有一定规范的。虽然目前标准并未强制要求标示所有提及配料的添加量或含量,但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和未来可能的法规变化,我们仍需注意真实反映食品属性、避免误导性文字以及符合产品标准等要点。
以上内容源自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