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长春市民张先生于摩天活力城的苹果专卖店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并同时购买了一项价值超过1400元的延长保修服务。该服务承诺在两年内,若手机出现任何问题,消费者均可享受换新服务。近期张先生的手机后盖意外损坏,由于仍在保修期内,他便将手机送至售后服务中心,期望能返厂换新。
经过十多天的等待,张先生被告知其产品不符合维修条件,并出现了疑似被篡改的迹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先生在延保期限将至之际,注意到手机后盖的损坏问题,于是他便带着商家的,前往苹果授权的售后店准备换新。
对于这一认定结果的困惑,张先生立刻与商家和苹果售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再次造访了摩天活力城的苹果店,想要寻找问题的根源。他再次来到了位于重庆路的苹果授权售后店。
店长表示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存在一些疑问。当张先生询问为何他的手机被认定为篡改时,他得知了更为详细的情况。原来,据苹果公司客服解释,篡改通常指的是非官方售后进行的硬件更换。而售后店长的查询结果显示,在张先生的手机送修时,其电池健康度为86%。
经过售后工作人员的进一步调查和回复,他们告知张先生手机被诊断为篡改并非是因为电池问题。这一消息让张先生倍感困扰,他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商家和售后沟通,而且事情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张先生随后联系了记者,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寻求帮助。记者也针对此事件咨询了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对于张先生而言,他付出的1400元延保服务费用虽然不低,但他认为消费者的成本也不应如此之高。他希望能尽快得到苹果厂家的解决方案,并希望这是一个清晰明了的解决方案。
整个事件中,张先生的遭遇引发了公众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和讨论。希望各方能够积极沟通,尽快为张先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也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延保服务等产品时,应更加谨慎选择服务提供商,并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