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总结_物联网心得体会总结300

2024-12-1806:24:41创业资讯0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全球知名管理思想家、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与PTC首席执行官Jim Heppelma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同发表了一篇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章——《智能互联产品如何重塑产业格局》。他们认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传统行业的结构、商业模式以及竞争的本质。

自这篇文章发布以来,物联网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层出不穷,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iRobot公司凭借其物联网连接的吸尘机器人,实现了从零到数百万台设备的连接销售量,彻底改变了吸尘器行业的面貌;Thyssenkrupp电梯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电梯,其数量从零迅速增长至13万个。Otis、Schindler和Kone等主要竞争对手也纷纷采用基于IoT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行业在的迅猛发展,短短时间内就吸引了数千万用户,这背后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持。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还有更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正在孕育中。那些即将或已经将智能互联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可以从这些早期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到什么?最近,IoT Analytics发布的《2020年IoT商业化和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就探讨了全球领先的设备和产品制造商(OEM)如何在过去五年内成功推出物联网产品以及他们的经验。

虽然开发物联网业务模式并使之商业化并不容易,但这些模式却有可能成为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据IoT Analytics的研究显示,61%的受访者表示,与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物联网商业模式为他们带来了竞争优势。

在推进智能连接产品至市场的过程中,企业需面临众多决策。如他们应先接触现有客户还是新用户?是靠硬件、软件、服务或数据盈利,还是它们的组合?是采取一次性收费还是按月或使用量收费?是否提供免费功能?如何定价?是直接销售还是通过第三方市场销售?

物联网商业模式与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紧密相连。IoT Analytics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开发物联网产品(如上市时间和功能开发)、开发物联网商业模式(基于Zollenkop框架,包括市场定位、价值链和收入模型)以及物联网产品的商业化(如确定价格水平、推广措施和衡量成功的关键指标)。

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六点重要观点。其一,开发智能连接产品从项目启动到首次获得付费用户平均需时约23个月。而具体的所需时间从短至8个月至长至76个月均有存在。其二,存在多个因素驱动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复杂性。尤其对于大公司来说,协调多个部门和流程需要更多时间。通常一个物联网产品的推出会“主要影响”到六个部门。其三,大部分受访者都开发了全新的或经过重新设计的带有创新特点的产品等众多重要的看法和分析。

整个报告深度地探索了当前的挑战与机会并存的问题——当前的这一“咆哮的20年代”的变化不仅是ARM与经济学人共同在《物联网商业指数2020》中提到的趋势:所有行业面临的障碍正在逐渐减少,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规模部署物联网网络。《指数》还强调了物联网的“商业价值之路”已初现端倪:初期在物联网上的投资往往能明确带来回报。

最终总结而言:随着的蔓延导致人员流动受限而引发的技术需求增长中,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关注并利用物联网技术降低对人力作业的依赖。随着其日益深入各行业和日常应用中,长远来看它势必会成为“新基建”的关键支柱和资本市场的新宠儿。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可以预见的是物联网商业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