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趣之歌,简练的词句里流露出诙谐与幽默,它们不仅容易理解,更是通篇平仄自如,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据传,打油诗源自唐代一位名叫张打油的创作者,因此得名。流传下来的两首诗作中,一首描绘了雪景。
六出之花漫天舞,雪飘犹如仙子赐。
晴日破晓时分明,扫帚锹锨各自司。
另一首则记录了安禄山之乱。
百万叛军围困城,无援无粮难守城。
城破之日悲歌起,哭爹喊娘声声闻。
自此,张打油因此诗而名扬四海,打油诗便逐渐流传开来。
记得上小学时,我听过一首传唱的打油诗。
手持小扇风习习,手中清凉宜。
若问他人欲借扇,需待立冬时再借。
其含义深藏不露,却又不言而喻。还有一首诗刻画了懒惰学生的心态。
春季并非苦读天,夏日正好眠。
秋来多闻虫声扰,冬来冷峻待明年。
寥寥数句间,懒惰的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打油诗虽俗却雅,更有才子佳作供人欣赏。如明代徐文长的祝寿诗。
婆娘此身非尘人,仙子凡间转一生。
儿孙皆为偷桃贼,献上蟠桃敬至亲。
此等佳作,令人心惊又令人笑。民间亦有许多打油诗,如数家珍。例如哄孩子的儿歌——
小小儿童坐门边,哭闹求媳度日欢。
问及求媳何所为,点灯唤媳话绵绵。
(此为打油诗还是顺口溜?不论如何,它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打油诗是一种面对广大听众的文体形式,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都能理解其含义。它能将平凡的生活增添几分风趣和幽默。各位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打油诗呢?让我们一起分享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