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引发了我的关注,那便是在得物App上,李宁品牌的某款鞋价格竟被炒至惊人的48000元。尽管其参考发售价仅为1499元,涨幅竟高达近31倍!
对于国产品牌而言,如此高昂的售价可谓罕见。虽然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投机行为,但我们暂且不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道德评判。在我看来,这一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消费者对李宁品牌溢价的接受程度。只有那些热爱李宁的消费者,愿意为这个鞋的品牌溢价买单,这种投机行为才得以形成。
在此,我们不讨论这种行为的对错,因为这并非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我们今天的主要议题是:为何消费者会接受品牌溢价?
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
品牌溢价即品牌的附加价值。同一品牌的产品往往能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售出,这就是品牌的溢价能力。
记得大卫·艾格的品牌资产理论中曾提到,品牌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品质认可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最终通过提升品牌的忠诚度和溢价能力,使品牌具备盈利能力。
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是什么让他们愿意支付高价呢?
在消费者视角,溢价是指面对效用相似的商品时,消费者愿意为喜欢的商品支付更多。
如今的,约有4亿新中产阶层崛起。他们消费的关注点已不再只是产品“有无”,而是“好不好”、“认不认同”。在商品实际效用相近的前提下,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商品的“品牌附加值”。
究其原因如下:
一、兴趣爱好与个性圈层的体现。人们借助品牌性格来展现自我。
二、对美好事物的精神追求。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三、对未来的信心与对美好当下的追求。当代人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敢于为当下的美好消费。
一)、兴趣与个性的体现。以一件普通T恤为例,若贴上LV、Prada等高端品牌标签,其价格将飙升数倍。消费者愿意支付高昂价格购买这些品牌产品,正是为了借助品牌个性来展现自己的性格、身价和圈层。
这表明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衣物本身,更是一种自我投资和广告宣传。他们通过选择品牌来传达自身的某些属性。
二)、对美好事物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过去对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是无价的,这也是为何有人愿意花费巨额资金购买艺术画作的原因。
三)、对未来的信心与对美好当下的追求。现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当下的感受和体验。许多年轻一代人敢于使用消费,提前享受生活。这反映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信任程度加深。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力和和谐的社会环境。经过四十年开放,人们的消费观念从最初的“凑合着用”到现在愿意为美好的事物买单,这体现了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