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璧石,我们的认识有了一番新的转变。
过去,我们心中的灵璧石是那样的壮阔——万仞千山,三山五岳,百洞千壑。但最近在上海的石展上,我们对灵璧石的认识被彻底了。
一块存了三十年的灵璧石,在布展之时便以160万元的高价成交,它就是灵璧石中的珍品——灵璧纹石。
灵璧纹石以其稀有、珍贵和极高的观赏价值独树一帜。
人们常赞誉其纹路多变,随形而生,集“瘦透漏皱、形质色纹、道魂气韵”于一体。
那么,这种灵璧纹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灵璧石报》第15期第四版介绍,灵璧纹石是沉积岩与变质岩的结。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是由泥沙、灰浆、海藻及浮游物等在水流搬运下沉积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沉积物的单层厚度和成分产生了差异,久而久之,形成了韵律独特、层理分明的纹理特征。
再经过多个地质年代的外力作用,沉积岩原有的纹理花纹会弯转、扭曲、变形,或者因石英脉、方解石脉等物质的加入,形成新的花纹。岩石在风化阶段,因含有铁、锰等物质的存在,也可能产生次生花纹。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便形成了灵璧石纹石。
简单来说,就是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下,诞生了天然纹石、象形纹石等多种奇石。
灵璧纹石根据其纹理形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白马纹石,因纹理多呈同心状且形状多对称而得名;另一种则与白马纹石差异较大,其纹为直线或曲线,多组纹理可相互切割出现,纹理无规律。
除了单纯的纹理石外,还有带洞的、象形的奇石,这样的奇石价格更是高昂。行内有一句话说得好:“纹石带洞,价格要命;纹石象形,价值连城。”
例如,一方形似“恐龙”的灵璧纹石,曾经的出土价仅1300元,如今已价值40万元,相当于一辆豪车的价格。还有某博物馆花费150万从藏家手里请回的“盘龙云海”,以及另一方价值120万的藏品。
在灵璧纹石刚被发掘时,人们就意识到了它的珍贵性,因此开始了疯狂的挖掘和开采。如今,灵璧纹石的石源已经枯竭,有钱也难以买到一块好石。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良商家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人工制纹石以假乱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买到假货呢?首先要看天然的纹理是否自然清晰、疏密有致。人工制造的纹理往往不够自然,线条回旋均匀但显得僵硬,沟槽边缘常会留下扇状的细微崩裂痕迹。
我们可以用湿水检验法。天然的纹石表面会有一层氧化层,洗刷去表面的灰尘脏物后会有天然的包浆感。而人工刷上去的则不会有这种感觉。在湿水检验过程中,天然的纹石吸水和干燥速度是舒缓有致的,而人工的则是瞬间的、凝滞呆板的。
关于奇石的争议历来不少。有人认为花160万买块石头是浪费钱,但也有人认为千金难买好石难买开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快来留言处分享一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