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于灯饰业界已耕耘近十年。现今,我愈发感到困惑,信心亦日渐消磨。市场何在?未来的发展路径又在何方?
数年前,灯具市场及建材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以及对炒房高回报的追求,使得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进而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飞速发展。早期入行的人,只要胆大心狠,敢于压货,往往能赚得盆满钵溢。
我的小店也得以搭上这股潮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时我充满自信,甚至扩大了店面,增加了产品种类。对于滞销品,我们选择简单地下架,替换为新品。然而现在回望,所谓的利润只是库存积压的产物。
自2018年起,市场的繁荣步伐逐渐放缓。我明显感觉到进店客流大幅减少,客单价降低,成单率也下降了。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开始步入低谷,特别是明确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炒的态度后,市场风向大变。尽管如此,人们对拥有自己住房的需求依然不减。然而高昂的房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是拥有一个家。
人们倾尽半生积蓄,购买心仪的住房后,紧接着的装修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很多家庭在装修过程中往往超支,而灯具的选择通常在最后才进行。这几年里,我们经常听到顾客说:“只要有个亮的就行。”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90后和00后已经步入成年并有购房需求。他们在装修理念和产品选购上更倾向于网购,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店内客流的减少。
如今网购已成为趋势,多数厂家为迎合市场在网上开店。线上线下的平衡难以掌控,容易出现冲突。某些电商平台过度强调低价来吸引顾客,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实体店的价格体系和客户流量。
再加上突如其来的,人们更倾向于避免人群,选择网购。这使得本已摇摇欲坠的实体店更是雪上加霜。
金九银十的繁荣已成为过去,现在只希望能保持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当前的环境虽然严峻,但我仍抱有希望。愿后天能迎来新的曙光,而不是在明天晚上倒下。加油,照明行业的同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