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贸市场华丽蜕变——长江日报长江网新闻报道(记者赵歆)今年,我市深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项目,从环境到品质,全方位升级。经过长达四个月的精心改造,沙湖菜市场焕然一新,现已向公众开放。在这里,消费者可以轻松挑选到上万种商品,同时商户的扫码“溯源”功能也得到了升级。
10月28日的午后,我作为一名长江日报·长江网的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武昌区积玉桥街尚隆路上的沙湖菜市场。面对改造后的菜市场,不少居民感慨万千。在近旁的尚隆地球村居住的陶先生表示,如今的市场环境干净整洁,购物体验更加便捷。
(图为新版沙湖菜市场内部环境的照片,由记者赵歆拍摄)
沙湖菜市场的新版布局引人注目,两层楼的设计中,一楼为菜市场,二楼为超市区域。地面铺着统一的瓷砖,加工商户采用透明后厨设计。从鲜花水果到肉食蔬菜,再到卤味、面点、粮油调味品等各类商品,区域划分清晰有序。
记者观察到,在商户方面,既有传统的零售商贩,也有中百集团带来的大厨房商品。像孙师傅这样的老酱菜销售者表示,开业第一天就有很多老客户前来购买酱菜。
(图为市民在改造升级后的沙湖菜市场中挑选商品的场景,由记者赵歆拍摄)
中百仓储招商部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既有传统菜市场的烟火气,又有现代管理服务的市场。”沙湖菜市场在保留原有商户经营模式的基础上,中百集团负责整个市场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升级。
(图为新版沙湖菜市场的商家门前的二维码,市民只需扫一扫就能轻松获取商户信息。记者赵歆 摄)
通过增加商户系统,建立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商户对货源进行。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扫描商铺门牌码来了解经营者信息和营业证照资质等。这一举措使得消费者能够轻松了解商品来源和经营者的合规性。
在价格方面,平价直采的蔬菜如白萝卜仅需0.9元一斤、黄瓜2元一斤等优质低价商品已成为菜市场的常态。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价格和品质体系,也刺激了整个市场的活力。
农贸市场也被称为菜市场,是市民的“菜篮子”。在武汉,全市318家农贸市场已经实施了全新改造的商超托管模式。除了沙湖菜市场外,水果湖、马鹦路、铁桥等传统菜市场也已完成改造升级为3.0版的新型菜市场。未来将有更多特色鲜明的菜市场与市民见面。
通过这次全方位的改造升级,我市农贸市场正逐渐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