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改善提案30个案例_改善案例分享

2024-12-2205:46:24创业资讯34

一、案例背景概述:

某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专注于生产汽车车体的侧围焊接部件。其生产车间采用机器人与人工相结合的流水线焊接方式,以人机协同的方式运作。随着主机厂JPH(每小时产量)效率的不断提升,该供应商的产能逐渐无法满足生产交付的需求。为解决此问题,整车厂派遣了工程师及相关领导团队入驻该企业,以协助其提升生产效率。

在当前的汽车产业链中,主机厂不仅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进行考评,同时还会提供支持以共同改进并实现共赢,从而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持续的优化与迭代。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于牧羊人培育的方式。

二、车间生产模式详述:

该车间采用人机作业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主要依赖设备进行加工。在这里,OEE(整体设备效率)被作为衡量整体产出的关键指标。

需要强调的是,OEE指标特别适用于以机加工为主或以设备加工为主的生产企业。设备的效率将直接决定生产交付、产品质量以及人员的作业效率。

三、OEE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通过采用秒表测量法以及现场实际数据收集,包括实际产出数量、不良品数量以及每日现场异常问题的统计,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完成现状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四、方案的分阶段实施计划:

由于OEE的提升涉及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而非单一方面,因此其实施需要循序渐进。本方案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每个阶段的改善周期为3个月。经过这3个月的实际扶持,供应商的OEE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产能也达到了预期标准,成功解决了主机厂供应商产能不足导致的停产隐患。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