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伙伴们对显微镜的操作和应用存在着诸多疑惑,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相关知识点。
1. 显微镜使用及临时装片制作要点(重点在于显微镜的操作)
(1) 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解析
载物台:用于放置玻片标本,有通光孔,两旁的压片夹用于固定观察物体。遮光器:其上有不同大小的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可转动以使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特性不同,强光下使用平面镜,弱光下使用凹面镜。镜筒及其组件:镜筒上端装设目镜,下端有转换器,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后方设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
准焦螺旋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总结了显微镜结构的口诀:
目镜物镜反光镜,
镜座镜柱与镜臂相连接,
转换器下接镜筒,
粗细准焦螺旋分,
载物台上压片夹,
通光孔下遮光器。
(2) 掌握显微镜使用图示及步骤
使用步骤详解:
①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直至目镜内呈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③观察:放置玻片标本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粗准焦螺旋调整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注意观察避免碰撞)。然后从目镜观察,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至物像清晰(双眼同时睁开)。观察装片时需注意材料应薄而透明。
常用的玻片标本类型包括切片、涂片、装片等。
(3)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技巧
①准备清洁的载玻片并滴加清水。②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透明的薄膜。③将薄膜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④覆盖盖玻片以减少气泡产生。⑤进行碘液染色。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以上步骤简化为口诀:
"擦玻片、滴水珠,取材料、展平放,盖玻片、轻轻放,染色后、再观详。"
技能训练: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例如,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2)调整物像位置的方法:如果物像不在视野,应将标本朝物像偏移的反方向移动。(3)放大倍数计算方法: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4) 如何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来源?转动目镜,若污点随目镜转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随目镜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目镜和玻片标本转动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大概率在物镜上。
(5) 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反比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的正比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希望小伙伴们通过上述解释对显微镜的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