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心与用脑的区别,人们是怎样理解和界定的呢?
用心,是一种情感和感知的集合。人们凭借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去集中精力处理事务,使之内化为自己独特的。当情感与欲望融入内心时,便形成了人们常说的用心能力。这种能力是感知与精神的体现。
用脑,则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当感知产生念头或想法时,这些念头就会演变成意志力形式,引发一系列思考与判断过程。这正是所谓的用智慧进行思考,亦即心智活动的一种展现。
心智模式即人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称。简言之,它是个人对外部事件的认知、思考与行动的方式。此模式关乎观察视角、判断结果及决策方向等方方面面,同时也深刻影响个人的观察力、决策力与行动力。
“心智模式”所具备的特点如下:其一,根深蒂固性。一旦形成,便难以察觉并改变;其二,自我满足性。人们往往对自己的看法过于乐观,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其三,普遍存在缺陷性。无论成功者或智者,其心智模式都有其不足;其四,时效性。随着时间推移,心智模式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
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决定了个体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更在于它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持续学习是心智模式逐渐完善的过程,从幼稚到成熟,不断成长。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构建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提供指导。不同班的心智模式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此乃教育的自然法则。同理,学科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学科的心智模式,包括学科观念、学习方法及能力等。
新学科的学习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习方法及能力。若学生不改善心智活动而学习新学科,可能会产生学习困难。九年级化学教学不只是教完绪言就算入门,而是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心智模式。
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学生心智模式的建构与发展至关重要。初中生正处于心智他律性形成的关键期,此时应发挥其自我心智活动的潜力,培养其意志力及执行力。应防止其陷入固化思维模式中,引领其走向挑战区并培养其选择性心智活动。
在育儿教育过程中,孩子需学会认识自己的心智模式并开放地接受新知、新理念与新思想。而改变人的心智模式是改变世界的第一步。
以上是我个人浅显的见解与大家交流分享。(教育孩子时,引领他们认识并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