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中工论员
近日,湖南常德火车站出现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件。在11月4日早晨,不少旅客亲身经历了出站难题;一名车站工作人员因故未能准时到岗,此事亦广为人知。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
对此,广铁集团长沙车务段迅速作出回应——
经过详细了解,原来是火车站工作人员因迟到导致出站口管理疏忽,进而造成旅客滞留。这一情况,自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们得明确一点,岗位不同,迟到的严重性自然不同。在许多岗位上,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迟到可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有些岗位的分秒之间,却关乎着生命的安危。例如,医生的迟到可能意味着患者的等待,特别是手术室中的患者。再如消防员的响应时间,火势能等吗?显然不能。对于那些与生命救护息息相关的岗位,其责任重大,要求员工必须时刻绷紧时间这根弦。
接着,我们再来看火车站、飞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虽然迟到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它却可能影响到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在人多且密集的环境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对于这次事件,若细究起来,责任并非全在个别员工的迟到。不少网友清醒地指出:“一个人迟到就会导致整个车站运转受阻吗?”“这更多是管理上的问题。”
有网友提出,火车站实行交制度,当人员迟到,人员应延后离岗。无论如何,岗位不应出现空缺。这一观点合理。火车站必定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和排班制度。
事实上,员工迟到、生病或其他原因未能到岗的情况都是可预见的。对于这些情况,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预案和安排。因为这是公共服务,关乎众多人的出行和权益。
此前,有报道指出某地职能部门在未到午休时间便去食堂用餐,引发社会质疑。公众关心的不是那几分钟的早退或迟到,而是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和管理上的疏漏。制度上的问题和管理上的漏洞常常是更大的隐患。
长沙车务段针对此次事件表示,将加强员工教育和管理工作,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这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确问题的根源是在人还是在制度管理上。只有完善了制度、做好了管理,才能更有效地纠正错误。
对于广大公共服务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员工而言,这次事件也是一个提醒。有些迟到只是时间上的延误,而有些迟到可能会成为一次不光彩的“展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先要履行好最基本的岗位职责,然后才能谈及优化、舒适和精细服务。
从某种角度看,越是面对大量服务对象的岗位和个人,越需要勤勉敬业、履职尽责、保持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