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生产|智慧制造|管理革新
我们源于丰田的智慧,汇聚分享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
TPM
TPM,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写,中文译为全员生产维护,与其他与之偶合的英文缩写无关。
TPM的起源与TQM紧密相连。
TQM,即全员质量管理,是W·爱德华·德明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成果。德明博士在二战后赴日,作为统计学家,他不仅教授了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更进一步推动了利用数据结果来控制产品质量。这种源于日本职业道德与工业实践的融合,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的TQM理念。
对于企业而言,推行TPM并非仅仅着眼于提高生产量或减少设备故障,而是一种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综合性策略。企业决定实施TPM时,需多角度并行推进支柱活动,其中将生产线员工培养成操作高手、设备人员培养成维修专家、技术人员培养成多面手,是提升企业与员工能力的根本目标。
在新的世纪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竞争。而TPM正是实现这一人才战略的具体路径。
那么,TPM为何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为何能在不同行业和部门广泛应用呢?这正是因为TPM针对不同行业和部门都有相应的实施方法。
接下来简要介绍TPM的九大活动支柱:
1. 基石——5S活动
5S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的简称。作为现场活动的基础,5S是推行TPM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和前提。
2. 教育支柱——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培训
教育在TPM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教育和摸索,企业获取经验并推动TPM的实施。教育和训练是TPM的基础支柱之一。
3. 生产支柱——制造部门的自主管理
TPM的成功在于全员参与。若制造部门的员工能在现场进行自主管理和改善,将极大地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这有助于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提升自身实力。
4. 效率支柱——全部门主题改善与项目活动
自主管理主要针对微小缺陷和不合理现象。但对于突出问题,需采用传统手段开展课题活动。在TPM小组活动中,按主题活动方式进行,必要时可组成跨部门项目小组。
5-9. 其他支柱活动包括设备部门的专业保全、管理间接部门的事务革新、开发技术部门的情报管理、安全部门的安全管理及品质部门的品质保全等。
这些活动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以谋求整体效果。单一部门的努力难以取得显著成果。如制造部门努力开展自主管理却得不到设备部门的支持,则效果有限;设备部门专注专业保全却缺乏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协助,活动亦难有成果。
综上,这九大活动支柱共同构成了TPM的完整体系,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