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机械基础_机加工工艺流程讲解

2024-12-2400:59:55创业资讯0

数控机床的手工编程过程与注意事项

数控编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解读零件图样、确定工艺流程、计算加工程序、校对与试切程序。

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步骤一:解读零件图样

在数控机进行零件加工,起始的资料为零件图。需对零件的形状、尺寸精确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类型、毛坯类型及热处理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而后依据分析结果,挑选合适的机床和刀具,明确定位装置、加工措施、加工次序及切削用量的大小。这一步骤中,应充分考虑所使用数控机床的指令功能,优化机床的性能表现,以确保加工路线的合理性,减少走刀次数并缩短加工工时。需填写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如数控加工工序卡、刀具卡及走刀路线图等。

步骤二:计算刀具路径坐标

基于零件图的几何尺寸及设定的编程坐标系,计算刀具中心的运行轨迹,获取全部刀位数据。现代数控系统普遍支持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对于简单平面形零件(如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只需计算出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等关键点的坐标。若系统不支持刀具补偿功能,则需计算刀具中心的轨迹坐标。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则需用直线段或圆弧段来近似实际的曲线或曲面,并依据所需的加工精度计算出节点的坐标值。

步骤三:编写加工程序

依据加工路线、工艺参数及辅助动作,按照所使用数控系统的功能指令和程序段格式,编程人员可编写出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写时需注意程序的规范性及易读性,同时需对所使用的数控机床的性能及指令有充分了解,掌握各指令的使用技巧及程序段的编写技巧。

步骤四:输入程序至数控机床

在正式加工前,需将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中。

步骤五: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

数控加工程序指令概述

在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中,广泛使用多种指令代码来描述加工工艺过程和数控机床的运动特征。这些指令包括:

功能字G:建立机床或控制系统工作模式,规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

主轴转速功能字S:直接指定主轴的转数。

进给功能字F:设定切削时的进给速度。

刀具功能字T:指定使用的刀具及编组号,支持刀具自动补偿。

通过这些指令的合理使用,可以确保数控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