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力推进“东数西算”战略,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作为算力的主要载体,数据中心在快速发展的也面临着严峻的能耗问题。
据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数据中心的总耗电量高达20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这一庞大的能耗量不容忽视,因此提升能效、降低能耗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份由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
报告强调了数据中心行业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创新领导力的重要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的逐步完善,数据中心应积极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绿色电力,以实现清洁低碳的用能。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数据中心的能耗组成、能效指标评价以及其能效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查阅公众号【低碳新风】的完整版报告。
以下是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数据中心的能耗组成
数据中心的能耗主要由IT设备、制冷设备、供配电系统以及其他设施组成。
IT设备方面: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连接器等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制冷设备方面:为确保IT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来维持适宜的度环境,包括冷源设备、机房空调以及新风系统等。
供配电系统方面:负责提供满足设备使用的电压和电流,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UPS、蓄电池、柴油发电机以及配电柜等。
还包括照明设备、安防设备、消防设备、传感器设备以及KVM管理系统等。
这些组成部分是数据中心能耗的重要来源,也是后续能效指标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数据中心能效指标评价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指标主要包括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PUE(Partial PUE)、CLF(Cooling Load Factor)、PLF(Power Load Factor)、WUE(Water Usage Efficiency)和RER (Renewable Energy Ratio)。除此之外,还有TGG提出的CUE(Carb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和CEF(Carbon Emission Factor)等指标。
首先来看PUE指标:
PUE是衡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效的常用指标。在数据中心中,只有IT设备的耗电被认为是“有意义”的电能。PUE值越小,越接近1,表明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越好。PUE计算的是在提供给数据中心的总电能中,有多少电能真正应用到IT设备上。
接着是局部PUE(pPUE):
局部PUE是数据中心的局部电能利用效率的评估指标。它用于反映数据中心部分设备或区域的能效情况。在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时,通常需要先从局部PUE值较大的部分设备或区域开始着手提升其能效。
CLF和PLF则分别代表制冷负载系数和供电负载系数。这两个指标是对PUE的补充和深化,通过计算这两个指标可以进一步分析制冷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能源效率。
以上仅是部分内容解读,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要获取完整报告,请访问我们的公众号【低碳新风】。
三、数据中心的能效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各地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已发布了能效指标PUE限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也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和发展。
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及能效提升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通过深入解读数据中心的能耗组成、能效指标评价以及其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助力数据中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