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盛宴(篇1)
张修阳 笔下纪实
端午的序曲悄然响起,儿时的歌谣又在我心中回荡:“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裹五谷,甜蜜生活永绵长。”随着节日的临近,家中便开始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瞧,未到端午,家中已然忙碌起来。奶奶早早地奔赴超市,选购了红枣的甜美、糯米的滋养、鸭蛋的鲜香和腊肉的香醇。香菇、虾米等各式食材也一应俱全。
午后阳光正好,我们围坐一起包起了粽子。我和姐姐全神贯注地观摩着奶奶的巧手。奶奶熟练地将两片粽叶重叠、卷曲成斗状,再填充糯米和各类馅料。香菇、肉、虾米均匀地铺洒其中,而后将粽叶折叠、捆扎,一道道工序如诗如画。
我手痒难耐,也尝试着包起了粽子。虽初试手,粽子却总漏米。奶奶见状,轻声指导:“包的时候要紧紧拉一下再继续下一步。”我依言而动,果然有效,不一会儿,粽子便包好了。
奶奶将粽子放入清水中煮沸。漫长的等待后,粽子熟了。我用筷子小心地挑起一个,剥开粽叶,那股混合了糯米的细腻和红枣的甜美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端午节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下午我们来到荆州的大河边,欣赏赛龙舟的盛况。鼓声震耳欲聋,人海中一片欢腾。
端午节,既有飘香的粽子,又有精彩的赛龙舟,是文化的独特体现。你是否也钟情于这个富有韵味的节日呢?
端午习俗(篇2)
王睿涵 笔下风物
端午佳节将至,奶奶的厨房里总是一片繁忙。这两天,她正忙碌着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放学后的一天下午,我揭开了粽子的秘密。
桌上摆满了食材:泡好的糯米洁白如雪,粽叶清新翠绿;蜜枣、葡萄干、红豆、花生和腊肉等一应俱全。每一件都是包粽子的绝佳选择。
奶奶开始展示她的绝活:只见她将两片粽叶叠放、窝成锥形漏斗状。接着用勺子加入糯米和其他食材。两枚蜜枣、几颗葡萄干和红豆点缀其中。左一包、右一折,再用棉线紧紧地捆绑起来。一个粽子便大功告成。
不久后,厨房里弥漫着令人垂涎的粽子香气。奶奶一掀锅盖,满屋飘香。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放到碗里。剪断棉线后,我轻轻一提便将粽子从粽叶中解救出来。
我撒上一点白糖后轻一口。糯米的细腻口感与蜜枣的甜美完美融合在一起令人陶醉其中。
奶奶笑着问我:“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自信地回答:“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奶奶欣慰地说:“你小小年纪却懂得这么多。”
我爱吃粽子更爱这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