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市民发现,外卖包装的豪华程度逐渐升级。不仅干湿分离、大小餐盒齐全,连锁品牌更是采用厚实的保温袋替代了可降解塑料袋,并印上了自家品牌广告。这种看似精美的包装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浪费问题。
外卖包装“繁复”引关注
在北京朝阳门工作的白领小刘的日常午餐往往依赖外卖。她发现,近来拆开外卖的程序越发复杂。昨天午餐时间,小刘收到了一份40元的捞面外卖,却被一个由铝箔保温棉材质制成的方盒子包裹。这不仅仅是一个餐盒,而是由多种配件构成的“”。
当小刘逐步拆开这复杂的包装,发现精致的餐具、垫餐纸等都是被精包装的。尽管食物被仔细地分装在各个小盒子里,但摆满一桌的外卖包装仍然让人感叹其“豪华”。
不止小刘一人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许多市映,外卖的过度包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海淀区工作的市民小邵也表示,无论点哪家的外卖,送来的餐食都包裹在厚实的保温袋中,这在炎炎夏日似乎显得有些过度。
定制化包装成营销手段
随着北京实施严格的“限塑令”,餐饮商家开始寻找塑料袋的替代品。一些商家为了确保消费者的用餐体验,开始使用定制纸袋或保温袋装外卖餐食。这些印有企业标识和广告的定制化包装不仅成为了品牌的“门面”,也逐渐演变成吸引回头客的营销手段。
一些商家甚至开始通过赠送与食品搭配的周边产品来增加“最佳食用口感”的体验。如点鲍鱼捞饭送砂锅,点火锅外卖送电煮锅等。这种过度包装的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浪费。
环保压力下的思考
为何餐饮商家的外卖包装越来越豪华?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食物在配送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口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种过度包装的方式给环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保温袋等材料在配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回收机制,这导致了大量的浪费。专家建议平台和商家应担负起回收责任或环保处置的成本。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我们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以食品安全为首要原则,同时将环保要求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商家不应只追求营销效果而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
希望未来的外卖包装能够更加注重环保和实用性的平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