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量的核算工作
根据经批准的工程项目清单,按照单位工程进行详细的实物工程量计算。这不仅是为了制定整体施工进度计划,更为了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施工、运输机械的选择提供依据。初步规划主要施工过程的连续作业,以及人工、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需要量估算。在此过程中,工程量的计算可采取粗略估算的方式进行,以提升工作效率。
二、确定各工程的施工时长
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时长需依据合同规定的工期来明确。需综合考虑建筑类型、结构特性、施工方法、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若在编制总进度计划时未有合同工期作为依据,应确保计划工期不超过设定的工期限额。
三、安排各工程的开工与竣工时间及相互衔接
在安排各单位工程的开工与竣工时间及相互衔接时,需考虑以下要点:
- 同一时期内不宜开展过多的施工项目,以避免人力、物力的过度分散。
- 力求实现均衡施工,使劳动力、施工机械和主要材料的供应在整个施工周期内保持平衡。
- 应优先建设可早日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的永久性工程,以减少临时工程的花费。
- 关键和急需的工程应优先进行,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对于技术复杂、工期长且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应提前安排施工,以利于整个项目的按时交付使用。
- 施工顺序需与主要生产系统的投入使用顺序相匹配,同时要安排好配套工程的施工时间,以确保建成的工程能迅速投入生产或使用。
- 需注意季节对施工顺序的影响,避免因季节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或影响工程质量。
- 可预留部分附属工程或零星项目作为备用,以调整主要项目的施工进度。
- 需确保主要工种和主要施工机械能够实现连续施工。
四、初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总进度计划应安排全工地的流水作业。以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的单位工程为主导,多条流水线,并以此带动其他工程的进行。总进度计划既可以用横道图来表示,也可以用网络图来展示。
五、正式总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完成初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后,需对其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总工期是否满足要求,资源使用是否均衡且供应能否得到保障。若存在问题,需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主要涉及改变某些工程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或调整主导工程的工期。对于网络计划,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工期、费用和资源的优化。当初步总进度计划经过调整并符合要求后,即可编制正式的总进度计划。
在正式的总进度计划确定后,需据此编制劳动力、材料、大型施工机械等资源的需要量计划,以便于资源的供应,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