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洛特教授,波恩大学的植物学专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自然现象。他发现,尽管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因沾染尘土而表面不洁,但莲叶却能始终保持干净无尘的状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莲叶拥有一种自我清洁的神奇功能。
莲叶的秘密在于其表面的一层特殊结构,包括细小的茸毛和微小的蜡质颗粒。当雨水或空气中的水分与尘埃相遇时,它们会与这些微小结构结合,形成一个个微小的水珠。这些水珠在风和叶子的作用下滚动,就像调皮的孩子在玩耍一样,同时将叶子表面的灰尘一同带走。当我们欣赏荷塘中的莲叶时,一定注意到了水珠在其上滚动的情景,只是我们未曾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巴特洛特教授将这种蜡质颗粒命名为“蜡晶体”,并将莲叶的这种自洁功能称为“莲花效应”。莲花不仅仅是指它的花朵美丽,更是整株植物——根、茎、枝、叶和花的完美结合。在描述这一现象时,使用“莲花效应”而非“莲叶效应”,更能突显其整体的美感。
这一发现并非毫无用处。科学家们受到启发,通过模拟莲叶的结构,研发出了纳米自洁衣料和建筑涂料。只需在衣料或涂料上添加一点水,就能形成水滴,水滴落下时便能清除灰尘,从而使得衣物和建筑具备了自我清洁的能力。据闻,在沙特的某些建筑已经应用了这一技术,无需再劳烦清洁工人进行清洗。有人称这一发明为“植物学家的好奇心催生的一场”。
荷花的“绿”与“红”之间的奥妙在于其自洁功能。尽管世界上并非所有物体都有此功能,但大自然中这一独特的现象却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山川、田野、城市变得越来越脏乱,人类自身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我们的身体没有蜡晶体结构。那么我们能像将“巴特洛特涂料”涂在身上吗?即便有人发明了“蜡晶膜”,但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层消失,我们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通过呼吸和外界交换物质,尽管有臭氧层的保护,仍然难以避免污水、污气和污染食物的侵害。要维护个人的清洁和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是过一种低碳生活,避免急功近利,减少污染的产生。
除了个人生活外,社会中也存在着精神污染的问题。从媒体披露的各种事件和其他不良现象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我们可以依靠道德规范来引导人类行为,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自然而然地拥有抵御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层面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来保护社会的纯净和公正。这种法律和制度就像是一层保护屏障,对于防范和其他不良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自然又强制的清洁方法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呢?我想到了在思想上打造一种“莲花效应”,作为对抗的防护层。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防护层,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能达到一种更美好、更公正的状态。事实上,我们拥有的“强制性清洁材料”就是法律和制度,我们只需将这些法律和制度编织成更加细密的防护屏障即可。当每个人都拥有了这样的保护屏障时,不公和的微粒就不容易附着于社会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