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灵光一现,想吟咏几句诗词以抒感?但当灵感来到嘴边,却不知如何气势磅礴地表达,如同苏轼、李白那般豪放不羁?
是否曾深感内心压抑,渴望用诗词来倾诉心声?但情感却如同一股难以抒发的淤积,无陆游、辛弃疾那样挥洒而出?
古诗词的魅力,就像陈年佳酿,岁月愈久,其美愈显非凡。学过的诗词随着时光流转,不知不觉中萦绕在心间。
第一章:古词之魅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创作已有时日,偶有情绪激昂之时,便想引用古词来抒感。然而我常常只能模仿其形,难以触及其神。于是我开始研究古词的写作技巧。
诗海茫茫,我却偏爱古词。喜欢其不拘一格的自由之美,以及在抑扬顿挫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例词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这首词是陆游笔下的经典之作,后人争相效仿。我在平台上的第一首仿写之作,虽阅读量不高,但自我感觉良好。
记得写词的基础知识中提到,一些词的句尾需要押韵。如这首词中,“主”、“雨”、“妒”、“故”字即是押韵的韵脚。
第二章:写词的探索与发现
最近我又有了写词的冲动,想仿照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为了写出更像古词的词作,我开始查阅相关资料。
新知频频涌现:
1)写词不仅仅是写,更像是“填词”。因为每个词牌名自诞生起就已确定了其格律,写词者只需按照格律填写即可。
2)词是有韵脚的,不同的词其韵脚的平仄也有所不同。
3)不仅要有韵脚,每句词还要注意平仄的运用。
填词之学
我仔细研究《忆秦娥·箫声咽》的格律,发现其中包含了不同声调字的运用要求。
平声字、仄声字、可平可仄的中声字,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
我对照着格律反复琢磨,发现了一些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第三章:词的创作与挑战
经过一番研究后,我却感到有些无从下笔。
对于我这样的“文笔粗糙”的人来说,词的格律似乎成了一种“束缚”,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近代以来,虽然词的格律没有之前那样严格,但押韵仍然是创作词的重要一环。
了解了这些关于词的创作要求后,是不是觉得填词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了呢?但实际上,我觉得最难的还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情感。
古人常为一字苦思冥想数日,为了一字的妙用而惊叹不已。这也许就是创作的魅力所在吧。
你最喜欢哪首词?读一读,也试着填一填吧。我觉得练习写作对提高文笔还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