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选品之道究竟应如何行进?有观点认为,选品便是追随亚马逊的类目榜单,挑选热销且新近上架的产品,然后照猫画虎地模仿,相信也能分得一杯羹。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简单呢?
市场容量有限,如张三、李四、王五等众多卖家都在销售同一产品时,供需关系便会出现变化。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常发生,导致后来入局的卖家面临货物积压的困境。李四和王五的库存积压,不得已降价清货,即便如此也只换得短暂的销量提升。而原本销售良好的张三见状,亦不得不跟进降价,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场景,是否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现今的亚马逊竞争环境已非往日可比。若仍沿用数年前的选品逻辑,成功的机会将微乎其微。选品若无法实现差异化,将给运营带来极大困扰。
首选推荐的是新颖、独特且具有特色的产品。
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并注册专利,自然是最理想的状态。若条件所限,卖家亦可借助可靠的供应链服务商或以外贸型工厂为依托,寻找亚马逊线上平一无二的产品。
找到了这样的产品就一定能成功吗?答案并不绝对。我们仍需进行选品分析和数据调研。
前不久我们探访了澄海玩具产业带,供应商提供了多款新颖独特的产品。为了验证这些产品的市场可行性,我们的运营团队进行了深入的选品调研与分析。
我们对竞品的关键词进行了环境分析。这包括关键词的搜索量、搜索趋势以及PPC建议竞价等数据。利用专业的关键词调研工具,这些数据一目了然。
我们还进行了搜索词首页的竞品分析。主要关注销量的走势、销量的分布以及品牌垄断等指数。通过亚马逊前台搜索并利用js插件抓取数据,可以获得丰富的市场信息。
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进行了类目Top50的竞争环境分析。遵循相同的逻辑和方法,我们深入分析了销量分布、头部垄断、产品反馈平均数以及产品上架时间等多个维度。
利润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需对几个目标竞品进行利润水平的大致计算,即可对市场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关于竞品分析:我们的运营团队所做的竞品分析工作十分关键。图示资料已附,供大家参考。我始终强调竞品分析的重要性,因为这是选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整理了详细的思路框架(见下图),涉及多个方面。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
综合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将js查出的关键词数据表、关键词首页采集的数据表以及排名前100的产品数采集表格等作为选品表格的参考依据。如此,我们可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选品分析,验证所选产品的可行性。这才是真正的选品分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