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与描述事物时,精准的量化能够使理解更为容易,沟通更为顺畅。比如,若要描述越南香菜泡面的口感不佳,用“吃一口需等待五分钟”来形容,其表达的深刻度超越了简单的“很难吃”。尽管全貌并非仅由一个数值所能描述,但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却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其中的强烈体验。那么在用户体验领域,能否也进行量化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尽管用户体验本质上是关于提升用户互动体验与总体满意度的质量改进,但其核心概念仍然需要进行量化并予以度量。而用户体验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正是为此目的而存在的。
KPI,全称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即关键绩效指标。这是一种通过设定、取样、计算和分析内部流程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关键参数,来衡量流程绩效的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简而言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衡量和追踪进展。
当提到衡量用户体验的KPI时,我们所指的就是UX KPI。
虽然销售、营销和财务方面的KPI相对容易量化,但用户体验的KPI却有所不同。因为交互和体验的效果更多是反映在人的行为和态度上,而这些往往难以用数字来准确表达。通过持续的追踪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产品在易用性方面的变化趋势。
用户体验设计团队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两大类KPI来评估用户体验。
定性的KPI包括:
- 任务成功率
- 用户报错率
- 被反馈的期望和业绩
而定量方面则有:
- 任务耗时
- 搜索和导航的使用率
- 系统可用性量表(SUS)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KPI指标的测量方法。
任务成功率是指成功完成任务的用户的百分比。这通常反映了用户完成某些任务的效率和有效性。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终点(如填写表单、购买产品等),可以对此类指标进行量化和追踪。
了解用户在完成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消耗以及整个任务的平均耗时也至关重要。这些时间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并呈现不同的需求和优先级。
对于信息架构和导航效率的评价,搜索和导航的使用率是关键指标之一。我们可以设置相关任务,例如在电商网站寻找或购买产品,来用户使用导航和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
报错率是评估用户体验实用性的重要指标。这涉及到用户犯错的具体情况、错误类型、涉及的功能或产品、出错频率和比例等。
在计算报错率时,需要明确什么是错误操作以及部分错误是否也视为错误。根据任务中的错误类型和最终目的,报错率的计算方有所不同。
而SUS则是用来评估单个用户使用某个产品时的可用性最常用的量化指标之一。这一KPI主要依赖于用户的实际参与及作为可用性测试的一部分。SUS的评估体系使用5分制来划分不同满意程度的等级及对应描述。
相较于原始数据,定性的用户体验KPI虽更为难以收集,但其参考价值与实用性更高。通常通过与参与可用性测试的用户进行交流来获取这些信息。
UX KPI是向整个团队、领导和股东展示产品效果的重要工具。无需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或数据挖掘专家,UX团队即可自行完成分析工作,使结果更易于理解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