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单员的主要职责_跟单员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2024-12-2504:54:20经营策略0

在这宁静的周日圣诞节时刻,恰逢年终之际,因着新冠病毒的影响,无法亲临夫人工作的现场为她们助一臂之力。因此我借此笔墨,记录下2022年的工作心得。

随着圣诞节的过去,我们外贸订单在欧美地区的投诉也随之消散,这标志着我们2022年所承接的所有订单均已安全落地。作为公司的QC和生产管理者,心中的重负终于得以释怀。特别是我们柬埔寨工厂所生产的1千2百万个帽子,一直让我心存忧虑,害怕客户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瑕疵并提起投诉。如今,随着圣诞节的远去,我终于能够安睡无忧了。柬埔寨工厂连续三年实现产品零投诉,这是我们团队微小却坚实的成就。愿这种佳绩能够长盛不衰。

身为生产管理的QC人员,我深知如何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与交期。在此,我有几点深刻体会,愿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

质量控制绝非质量总监与QC的独角戏,而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从设计到原材料采购,再到业务跟单,每个环节都需具备质量意识。若设计师的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怎能保证产品质量?若采购的纱线存在问题,又怎能期待生产出优质产品?若业务跟单将产品交给缺乏生产实力的加工点生产,又怎能确保产品质量?若业务跟单提供错误的面辅料指示给工厂,又怎能责怪QC未能发现?质量必须全员参与,绝非质量部门一己之力可及。

订单确认后,原材料一到厂,应立即安排生产(即刻行动而非仅是口头上的“马上”)。柬埔寨工厂近年来无空运的成就,与生产管理者的果断决策息息相关。我多年从事此行业,见过许多国内工厂因价格犹豫不决或决策迟缓而错失生产良机。纱线在仓库滞留而非上机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工厂甚至会拖延至交期临近才着手前道生产事宜,这无疑将交期置于险境,难以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必须避免在前道机器织片和缝盘等环节浪费时间,因为这些环节需要时间和机器设备。而后道包装工序则可依靠人力在紧急时刻加快进度。

关于质量控制是否越严越好。我认为虽严守质量关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对工厂提出超出客户标准的苛刻要求。质量管理中存在一个术语叫“质量过剩”。过度提高产品品质将导致品质过剩和生产成本上升。我们不能将WM的大货制造得像Louis Vuitton或Hugo Boss等一线品牌那样高端。作为生产管理的QC人员,要把握好尺度,确保产品出去后不会招来投诉和索赔。

质量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每道工序上而非仅限于成品检查。我们常说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因此QC应加强中期检查力度,特别是工厂的QC更应注意车间每道工序的检查。将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边生产、边检查、边改正的方式才能保证成品质量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成本。

在这个美好的圣诞节日子里我总结了这一年的工作心得体会愿在新的一年里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我们的工作顺顺利利同时也希望早日消散愿山河无恙人间安康。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