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在生产线上,偶尔会出现物料数量不符的情况,此类问题在车间中时有发生。
某日,车间察觉到产线接收的物料少了一颗。他询问当班备料组长相关情况。
组长反馈,产线在接收物料时并未检查出缺少的那一颗。
追问,为何缺少的物料没有被发现?
组长解释说,按照标准操作,产线接收时需确认并签字,但他们确实签字了,但疏忽了检查的环节。
对此颇感恼火,强调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
这种情况反映出上下级沟通时可能存在的不同频次问题。当面对领导提问时,为何有时我们难以迅速跟上领导的思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
正如《教父》中所言:“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与那些花费一生却未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学习并运用一种有效的思考工具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名为“5WHY法”的思考工具。
什么是5WHY法?
5WHY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一个问题点连续提问五个“为什么”的方法,旨在追究其根本原因。这一方法最早由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提出。
大野耐一曾描述五问法为“……丰田科学方法的基础……通过五次重复提问,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方案随即变得明显。”
以一个设备停机问题为例,他说明了如何运用此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如何运用5WHY法?
第一问:为何机器停止运行?答:因为机器过载导致保险丝烧断。
第二问:为何机器会过载?答:因为轴承润滑不足。
运用5WHY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限定次数
在运用5WHY法时,不限定只做五次探讨。当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时,探讨即可停止。有时可能只需两次,有时可能需要更多次。
第二、提出正确的问题
在追问过程中,需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如若问题偏离了根本原因的探索,那么分析就会失去意义。
第三、区分客观原因与主观借口
在分析问题时,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借口。客观原因是事实存在的,而主观借口可能是情绪化的或个人主观臆断的。
练习题解析背景:
车间夜班员工抱怨晚上人手不足,支援人力安排不当。尽管已向反映并讨论过此问题两次,但具体解决方案尚未明确。考虑到其他车间的支援人力安排未知因素,如何快速分析并解决此问题成为关键。
解决措施:
与夜班工段长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并再次确认需求。与其他车间接口部门联系,提前了解次日夜班的人力需求情况。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合理安排支援人力,确保人手充足。
下一篇将给出上述问题的详细分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