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_闭环控制系统举例10个

2024-12-2507:24:24经营策略2

一、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架构概述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是整个机床的“大脑”和“网络”,负责协调各个部分的运行。它主要由以下几大系统构成,各系统协同工作,确保机床的精准和高效运作。

(一)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的核心是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专用电路,承担着机床的控制中心任务,对各种信息进行高速处理,并发出指令驱动各执行机构运作。

(二)PLC系统

PLC系统即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控制机床各部件的整体动作逻辑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三)驱动电路与伺服电机

驱动电路将数控系统的控制指令进行放大和转化,变为激励信号,控制电机的旋转。伺服电机则专用于数控设备直线轴和旋转轴的驱动,具有优良的可控性和精度。

(四)反馈器件与电路

反馈器件用于测量工作台的位移量或旋转角度,而反馈电路则负责处理这些测量信号,并将其回传给数控系统和驱动电路,以便进行位置和速度的计算。

二、主控制系统及其任务

主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部分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存储、管理、执行各种程序和指令,同时也要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一)系统任务

主控制系统需要存储系统管理程序、数控功能管理程序、用户应用软件环境、零件加工程序、各类参数及工艺数据等。它还要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控制执行机构完成零件的加工和调整等操作。

(二)实例分析

以FANUC系统和SIEMENS系统为例,它们各自具有典型的构成和功能。如FANUC系统集成了数控主板、PLC板、I/O板、MMC板等,每个板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而SIEMENS系统则包括了服务板、NC-CPU板、PLC-CPU板等,各部分协同工作,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

三、执行机构及其要求

执行机构是数控机床的实际加工“四肢”,负责将数控系统的加工命令转换为实际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驱动电路、伺服电机等部分。

执行机构必须具备高度的可控制性和抗扰动能力,以及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加工过程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四、位置随动系统及其他相关控制方式

位置随动系统是控制指定位置指令进行动态的系统。它包括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三个主要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位置控制系统。

数控机床还有开环伺服控制系统、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和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等多种反馈控制方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和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五、轨迹控制和控制方式

数控机床的轨迹控制方式包括点位控制、直线切削控制和轮廓控制等多种方式。而控制方式则有开环、半闭环和闭环等多种选择。根据加工需求和设备性能,选择合适的轨迹和控制方式是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确保机床的高效和精准运行。在选择和使用数控机床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控制系统架构、主控制系统、执行机构、位置随动系统以及轨迹和控制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