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正如管理学界翘楚彼得·德鲁克曾言:“现今企业间的竞争,非产品之争,实为商业模式之争。”在这个“互联网+”的大潮中,我们无需过多繁复,仅这六种商业模式就足以概览全局。
百度CEO李彦宏在2014年的百度峰会上强调,传统PC互联网商业模式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革新。用户数量的增长不再是唯一衡量标准,忽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索犹如酒驾豪车,虽一时刺激却潜藏极大风险。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模式思考势在必行。
“互联网+”商业模式一:工具+社群+商业模式融合
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志同道合之人易聚成社群。分散的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上汇聚成共同的需求,并形成规模效应。工具满足用户痛点,社群沉淀流量,商业实现流量价值变现。这三者虽看似独立,实则内在逻辑一体。
“互联网+”商业模式二:长尾型商业模式
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描述了媒体行业从销售少数拳头产品到销售大量利基产品的转变。通过C2B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关键在于“多款少量”。此模式需低库存成本与强大平台支持,使利基产品对兴趣买家易于获取。
“互联网+”商业模式三:跨界商业模式
跨界思维是当今商业的一大趋势。如互联网家凯文·凯利所言,无论身处何业,最大威胁可能来自业外。马云以改变银行为例,推出了余额宝,半年内规模便近3000亿。雕爷从牛腩到烤串,再到农业、美甲,小米从手机到电视、农业乃至汽车,均体现了跨界整合之力。
互联网之所以能迅速传统行业,实则是利用高效率整合低效率,重新分配传统产业核心要素,也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减少中间环节与渠道损耗,降低产品从生产到用户手中的成本与难度,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制胜之道。
“互联网+”商业模式四:免费商业模式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道出了免费背后的商业逻辑精髓。在信息过剩、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争夺注意力资源成为关键。免费产品吸引用户,再通过新的产品或服务构建商业模式,如360安全卫士、QQ等。其核心在于以免费或低价策略吸引用户,进而转化为流量,再通过延伸价值链或增值服务实现盈利。
“互联网+”商业模式五:O2O商业模式
马化腾在互联网上提及,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信息为O2O带来了机遇。O2O即线上线下的融合,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将后端资源带到前端。其广义含义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O2O让顾客实现全渠道购物体验。线上的方便、随时随地与线下的商品可见可感、即时可得相结合。于刚认为O2O的核心是两个渠道的无缝对接。
“互联网+”商业模式六:平业模式
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打造足够大的平台,提供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认为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放大企业的影响力与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平台快速汇聚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然而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不宜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平台模式。应集中优势资源发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满足精准用户需求并以此打造品牌。
【关于O2O商学院】
关注前沿商业资讯、分享典型项目案例、提供实用创业指导是我们的宗旨。成为您贴身的私人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