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降本1%带来多少收益_怎样合理降低采购成本

2024-12-2511:13:17经营策略11

在,民营企业的采购活动往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模式,那就是由老板的亲戚或深受信任的个体来掌管。这种长期的管理模式使得采购负责人岗位上的人员相对稳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关系网络。采购价格通常在初次合作时商定后,便维持原状,缺乏采购成本降低的策略实施,同时公司层面也未设立多种激励机制

在众多企业的运营焦点中,老板们的主导目光常常投向产品开发、生产流程、品质把控及仓库管理等方面。而采购端的管理,只要不出现缺货、供应商催货或严重质量问题等紧急情况,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采购部门对于一个企业的盈利贡献是不可忽视的。有效的采购流程和价格谈判技巧能够帮助企业节流并显著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环节的降本工作对于公司而言意义重大。当采购成本下降时,公司的净利润率会有所提升。例如,对于一个年销售额达到三亿的企业,若其净利润率为10%即约三千万元。若采购成本占销售额的50%,即一年采购金额为一亿五千万元。当采购成本降低2%时,可以为企业节省三百万元,净利润可提高十个百分比。而实际上,将采购成本降低5%以下是一个相对容易达到的目标。

具体的改进策略如下:

1. 确立管控重点:我们应按照年度采购金额,利用二八原则,识别出那些占比较大、对成本影响显著的品类。为确保成本的持续优化,这些品类的供应商需至少有三家,并对它们从成本、质量、交货期以及服务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每季度进行一次评分,并根据得分调整采购份额分配,得分最高的供应商获得最大份额(具体比例可根据各公司实际情况调整)。这一手段适用于所有企业的采购管理,竞争的存在会激发供应商降本的动力。

2. 建立产品成本模板:所有产品的成本计算都应建立相应的模板。要求供应商在报价时按模块详细列明各项费用,如材质、单位重量、加工费、包装费及运输费等。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供应商报价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多家供应商同价时,可快速识别价格的差异。

3. 持续更新供应商名录:对于关键物料,应积极寻找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供应商。不断扩充供应商名录,并确保涵盖不同企业性质和规模的供应商。特别是在等特殊时期,多地、多类型的供应商储备对于保障供应端稳定性至关重要。

采购不仅是控制支出的关键环节,更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获取及产品开发、品质和供应链管理的成效。传统企业中的人情管理方式长期不变可能不利于采购部门的规范化运作。建议实施管代分离的采购策略,实现管理和相互制约。为防止长期固定岗位可能滋生的问题,采购人员需定期进行轮岗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策略调整,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采购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