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
职业化是指一种标准化的工作状态,涵盖了规范化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和相应的职业技能。这代表着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采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保持冷静和专业,不受个人情感的左右。
项目背景
随着市场的持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某上市公司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非职业化行为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 工作交流缺乏沟通记录,导致后续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
- 对保密文件不进行保护措施,随意发送给无关人员。
- 会议参与者经常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会议期间使用手机,随意进出会议,导致会议超时且无结论记录。
- 沟通时缺乏尊重,情绪化严重,容易引发矛盾。
- 部分员工形象不整,如浓妆艳抹、蓬头垢面或夏季衣着等。
这些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沟通成本增加、公司形象受损以及公司利益受损。
二、项目价值创造
工作价值 = 个人能力 × 职业化程度
员工职业化能力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其工作价值,并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员工形象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员工职业化还能提升会议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鉴于职业化带来的价值,该民营上市公司决定启动职业化提升项目。
2.1 项目理念
理念与行为是相互关联的。通常先有理念引导,再产生行为改变。但有时也会因和环境的影响,先有行为的改变,再逐渐影响理念认识。在项目设计中,我们兼顾理念与行为的双管齐下,旨在将行为转变为习惯。
项目设计的理念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 引导为主:以温和的方式引导而非强制要求。
- 全面提升:包括职业行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 全员参与:涵盖集团所有员工,实现100%覆盖。
- 指导监督:提供学习指导,并监督落实情况。
- 标杆示范:推广职业化标杆员工的事迹。
保障成功的关键因素
HRC(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项目设计、标准发布和公司级推动。
HRBP(各体系部门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负责部门内的推动工作。
Line Manager(业务部门管理人员)需以身作则,宣导并监督执行。
2.2 项目设计
职业化提升的聚焦维度
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标准产出。
三个基本点:做事有章法、高效合作和职业形象。
3、项目实施
1. 开发标准:通过共创工作坊开发《职业化行为指南》。
2. 宣导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推广该指南。
3. 培训赋能:自上而下地进行学习培训,提升员工能力。
4. 监督反馈:设立机制监督指导标准的落实情况,并收集反馈。
5. 标杆亮晒:塑造并推广最佳实践的标杆员工及其事迹。
4、项目成果
项目结束后将产生以下成果:
一套《企业员工职业化行为指南》。
员工职业化行为方面的评分及复盘分析报告。
对项目核心客户群(各层级管理者)的访谈反馈汇总。
标杆职业化员工及其事迹的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