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而忙碌,这是我家俩孩子小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学业无疑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基石,对未来的发展和初高中学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课外活动则如同一道彩虹,为孩子们带来了课程之外的潜力和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提及“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蕴含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让孩子们在校内校外的生活中都能得到平衡拓展,从而获得更丰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不易之处,常人皆知。但课外活动如科学、体育、艺术、文化、编程等,都拥有其独特的价值,不仅能增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也能熏陶品质、培养个性。
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依赖校内或校外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学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努力在学业和课外活动间寻找自己的平衡之道。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起初,家长可能会因担心孩子的累和烦躁而选择退缩,尤其是在小学生的自律能力尚显不足时。但若我们换个角度看待平衡,便会发现其实平衡并不刻板。
听过“动态平衡”这一词吗?在校内和校外的关系中,这并非是一个零和博弈。我们不能说平衡就是公平就是时间分配的平均,也不能认为两者间时间分配不均就意味着无法平衡。
心态放好,就可以开始尝试。最开始做时间安排时,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心。
动态平衡的定义是,家长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校内外的环境,动态调整校内、校外的目标、时间和标准的权重。
每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会接触课外兴趣班、校内课堂及一些自主安排的课外活动。若想在校内外学习和活动中做到动态平衡,家长可尝试循序渐进、逐步拓展的方法。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但只要我们关注孩子的基本学习习惯、状态、秩序和作业质量,培育好校内的学习基础,就能为校外留下更多的发展和探索空间。
制定目标很重要,但切记不能一昧地由父母决定,也要考虑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情况。
在实践中摸索出平衡的策略,特别是引导孩子找到他们的平衡之道,并主动帮孩子总结经验。
要避免让孩子参与与其发展阶段不匹配的超额活动量,以免导致孩子因负担过重而出现疲倦、力不从心的情况。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重视“留白时间率”。时间规划和安排写过很多文章,但我的观点始终如一:不要被时间管理所刻板化。
“时间规划和安排早期的复盘、总结和调整”对孩子的长期帮助会更大。别忘了这个标准:时间表和目标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要匹配孩子的阶段性发展和需求。
关注一个指标:留白时间率。它是指下午放学后,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你可以将吃饭、洗澡、发呆、娱乐、散步、家庭活动等都算进去。
以我家的情况为例,五年级时,我们主要围绕机器人、编程、数学等科目进行时间分配。虽然还有钢琴和画画,但并不太占用时间。当时我们的留白时间率是36.7%。到了六年级,虽然学业加重,但我们还是努力维持着动态平衡,同时为孩子的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家长要提醒自己和孩子注意留白时间率这个指标。安排过紧就做减法,让孩子对自己能承受的极限有所意识;安排过松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活动或学习内容。但每个阶段总会有一些学科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这就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了。
小学阶段是打地基的阶段,能力发展是第一关键指标。我们要多多积累这种“盼头”,它会成为孩子在寻找平衡路上的动力燃料。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好的支持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