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购”这个词的翻译方式可谓丰富多彩,但当我们提及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内,我们会常提到的是SCOR模型中的"Source"这个概念。而其他的翻译方式如“Purchase”或“Procurement”也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采购活动的概念。
采购在各行各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企业规模如何,不论是业界巨擘还是街边商铺,背后都有其复杂的采购流程。这种流程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而在不同的行业中,它的地位也各有差异。
一、无处不在的采购
几乎所有公司都涉及到采购活动。尽管不同行业对采购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其在内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制造行业中,尤其是那些专注于汽车制造或高端电子产品的企业,采购的权重要尤其突出。这是因为,高达60%-70%的成本可能用于购买原料、零部件以及其它生产资料。
例如,一家公司的采购支出规模庞大,每一笔省下来的资金,都是实打实的利润增长。
咨询公司或许不那么依赖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但其也需要对每笔开销精打细算,而无论开销大小,都会需要专门的采购团队进行管理和控制。
而在服务领域,如医院等机构则必须进行医产品的采购工作。
医保谈判是企业与之间的策略对决。在一次公开的谈判中,“最美采购人”妮成功地通过多轮对话为和民众节省了巨额费用。
二、两个大方向的管理流程
采购管理可以解成两大主体环节。
第一类是那些宏观且策略性的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部分工作主要由Purchasing Manager(采购经理)主导。
而日常的、细节化的采购活动则通常由采购员负责执行,如从现有供应商处定期订购商品或服务。这些操作可以统称为Buyer或Material Planner(买方/材料计划员)。
如图所示的采购流程包含了五大步骤,深蓝色的部分主要是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的工作;而浅色部分则更多涉及了与供应商之间的日常交易操作。
确保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以及商品供应的持续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三、购之有物
在采购过程中,“买什么”是一个核心问题。
企业通常需要购买四种类型的物品:
- 原材料: 用于制造的初始材料,如咖啡豆之于咖啡店或金属、橡胶等原料。
- 零部件: 在组装产品时使用的组件。
- 成品: 完全加工好的产品或商品。
- 间接材料: 尽管不直接构成产品的一部分,但它们对于生产过程至关重要,如办公用品和清洁设备等。
四、从需求到评估的完整流程
采购活动主要发生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这一过程可以细分为多个步骤。
需求: 一切从业务部门的需求开始。这些需求可能涉及特定的原料、零部件的型号和数量等。
采购: 当需求明确后,进入实质性的采购环节。这包括向供应商发出询价请求并最终确定订单。如果双方未达成固定价格合同,就需要与多个供应商谈判并获得最佳报价。
交付与追踪: 为了确保及时和准确的产品交付,必须时刻关注供应商订单的进度和货物状态。
评估与持续改进: 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反馈是维持长期合作的关键。这包括对交货时间、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考察。
企业不断在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基础上对现有的过程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