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针对权重计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包括综合权重值的计算、多层级权重的计算,以及如何将多种方法计算的权重合并用于后续分析。
一、权重计算方法概述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权重计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权重计算方法基于不同的数据特征和专业知识。常用的九种权重计算方法各具特色,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二、组合赋权法详解
有时,为获取更准确的综合权重,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同一份数据的权重,这称为组合赋权法。
例如,同时使用熵值法和AHP法。熵值法能反映数据本身的信息量特征,而AHP法则能体现专家对不同指标的经验。结合两者使用,可以减少AHP法赋权的主观性,也会降低数据变化导致的权重波动。
对于组合赋权法的权重值(综合权重)计算,根据不同权重组合方法的原理,可分为两种情况。当两种权重计算方法原理相可计算平均值作为综合权重;而当两种权重采用的计算原理不计算综合权重的方法则更为复杂,通常以参考文献为准。
以熵值法和AHP法为例,其综合权重的常用计算公式为W=AB/(∑AB)。还有其他的计算公式,如W=(A+B)/∑(A+B),具体可参考相关文献。
权重系数的确定并非只有一种方式,具体可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如李良晨关于国有建筑企业PPP运营能力评价的研究,以及张晨等人在江流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所用的距离函数法等。
三、多层级权重计算
在多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中,不仅需要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还需要计算二级甚至三级指标的权重。
以AHP层次分析法为例,若要构建员工绩效评价体系,首先需要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然后逐步计算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在分析时,每一层的权重需要单独计算。利用SPSSAU的AHP层次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在多层级权重的组合中,常用的是将一级权重和二级权重相乘得到可用于分析计算的各指标权重。如有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权重计算方法的搭配组合。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权重计算时,应结合数据特征和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权重计算方法。为获取更准确的综合权重,可以尝试采用组合赋权法。在多层级权重计算中,需要注意每一层权重的单独计算和相乘操作。
本文对权重计算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组合赋权法和多层级权重的计算方法。希望对读者在进行权重计算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