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企业文化的动物故事_企业文化故事经典案例

2024-12-2521:06:24经营策略1

入山之人

在晋朝穆帝升平年间,有位猎人在深山之中,不慎跌入一处深谷。这谷底深邃无比,四周峭壁如削。令人惊讶的是,谷中竟有几只幼熊悠闲地生活着。

不久后,一头大熊来到谷中,目光聚焦在猎人身上。猎人内心惶恐,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大熊并未发动攻击,反而从某处取出藏匿的果子与板栗,分给幼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还特意在猎人面前留下一份食物。

由于长时间未进食,猎人冒险取食了果子。饱腹之后,竟与这些熊开始了嬉戏互动。母熊每日晨起觅食,都会分出部分食物给猎人,使他能维持生命。随着时间推移,幼熊逐渐长大,母熊便将它们一一背出深谷。

当幼熊全部离开后,猎人陷于绝境,眼见无生还可能。就在这时,母熊再次回到谷底,坐到了猎人身旁。猎人领悟其意,于是紧抱母熊大腿,随其一同跃出深谷,最终得以幸存。

(典出《搜神记》)

黄秀遇异变

邵陵高平的黄秀,于宋朝元嘉三年入山,竟一月未归。其子根生寻父而至,见父亲黄秀蹲于枯树洞中,身生毛发,形如熊状。

根生问其故,黄秀答曰:“天罚我形变如此,汝可归家。”根生闻言哀伤而归。

一年后,伐木人又见黄秀,其外貌已完全如同一头熊。

(源于《异苑》记载)

董子奇遇

汉代的董仲舒于帷帐中吟咏时,一位非凡之客突然造访。二人交谈五经之理,讨论深奥微妙之处。

董仲舒对此客深感疑惑,以其风度气质、言谈举止均显非凡。遂戏言道:“居穴能挡风,居洞知天时,君非狐仙即鼠妖。”

言毕,客人面色大变,身形亦变作一只老狐,腾跃而去。

(出自《幽明录》)

狼与狈的传说

狼体形似狗大小,毛色青灰。其时七窍皆张。狼大腿中的筋粗如鸭蛋。此物点燃后熏小偷强盗之手可使之挛缩。

有言称狼筋如编织袋般形成,乃虫所化。

狼粪燃烧时烟直而上升,故可燃以作烽火。

世间传言狼与狈为两种生物。狈前腿极短,每次出行常驱使两狼。若无狼协助则难行动。

因此世人将不顺之事统称为“狼狈”。

在齐州临济县西侧有狼窝之地,当地人避之不及。一日夜半,外地客商赶路误入此地被狼群围困。见势不妙者攀树而逃。

狼群聚于树下难以撼动商人之所居之树。后有二狼入洞携一老狼出。

此老狼毛色黯淡却双目明亮如绿油油之光。其前腿短小仅可搭于两狼之背。老狼环树而行后指挥群狼摇动树干欲置商人于死地。幸得猎者路过射杀老狼群狼四散。

乡人有言:那老狼即是狈也。

(节选自《酉阳杂俎》)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