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BIM在不同阶段的应用进行概述:
(一) 前期策划阶段
在项目初期,麦克利米曲线图显示,及早应用BIM技术可最大化地优化项目的成本和功能。BIM技术在此阶段的应用包括现状建模、场地分析、成本估算、阶段规划等。
投资估算方面,BIM系统的信息统计功能可准确估算土建造价及不同方案的对比成本,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基于BIM的模型现状导入,可生成道路、建筑物、河流、绿化的高程变化等,为项目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及面积指标的确定提供支持。
总图规划则需根据建筑控制条件创建建筑体块方案,进行总图、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竖向及管线综合规划。
环境评估则通过采集项目所在地的太阳及气候数据,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气候分析,评估方案的环境影响,包括日照、风环境、热环境和声环境等。
(二) 设计阶段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广泛,涵盖设计方案论证、设计创作、协同设计等方面。
设计方案论证中,BIM三维模型便于评审人员和业主评估方案,讨论施工可行性和成本削减等问题。设计创作和协同设计则利用BIM技术实现跨专业、跨地域的协同工作,确保设计的协调性。
绿色建筑评估通过BIM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节能、采光、日照、通风等方面的评估。工程量统计则因BIM模型的完备性而简化,设计师可实时更新成本估算。
BIM技术还能提高设计质量和图纸质量,减少设计阶段的人力物力投入。
(三) 施工阶段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包括3D协调/管线综合、支持深化设计、场地使用规划等。
碰撞综合协调利用BIM模型的可视化特性进行专业设计的空间协调,减少施工中的碰撞问题。施工方案分析则通过模拟得到最优施工计划和方案。
数字化建造以BIM模型的数字化信息为前提,为数控机床等设备提确的构件信息。施工科学管理则通过集成技术实现现场构件、设备和施工进度、质量的实时,支持造价、采购等的动态管理。
(四) 运营阶段
在运营维护阶段,BIM可用于竣工模型交付、维护计划、建筑系统分析等方面。
竣工模型交付后,运营方得到的不仅是设计和竣工图纸,还有反映真实状况的BIM模型和相关资料。通过BIM的资产管理系统可设施和设备的状态,实现集中后台控制与管理。
防灾模拟则基于BIM模型信息导入灾害模拟分析软件,制定防灾措施与应急预案。空间管理则应用BIM技术处理空间变更请求,合理安排空间应用需求。
BIM技术的应用为项目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