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概述:
本文内容基于2001年的技术背景,仅供参考,现今技术飞速发展,实际运用中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同公司和不同规模的团队,对工程师的期望和要求也各有差异,需要各位朋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理解和应用。
大公司与小公司硬件工程师比较
任职标准在各类公司中并非僵化不变,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操作空间。很多时候,人的能力和表现才是决定因素,“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任职的真相。
个人成长理念:
个人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悟性+努力+方法+为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并需要经过“年头”的积累和“机遇”的。以下我们详细探讨硬件类技术的任职资格标准。
硬件类技术任职资格标准详解:
级别名称:硬件类一级工程师
要点:初涉子模块开发,具备基本的开发/测试设计实践经验,如单板上复杂的模块单元、逻辑单元等。承担基础的设计、测试或电路编程工作。
级别名称:硬件类二级工程师
要点:具备较多子模块集成/测试实践经验,能够进行模块的详细设计、实现、验证等。同时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指导和培养新员工。
级别名称:硬件类三级工程师
要点:有丰富模块设计、测试的经验,可独立主持小型项目的设计、实施或测试。对产品的一定环节有较强的影响力,并具备解决问题、网上设备维护的技术能力。
级别名称:硬件类四级工程师
要点:拥有深入的产品设计/测试经验,能够总结并推广技术经验。在产品设计中成功运用核心技术和新方法,对产品质量、成本、进度等有重要影响。
级别名称:硬件类五级工程师
要点:为领域内的带头人,具备战略产品硬件系统方案的设计能力,并能够在多个产品上成功应用新技术。对产品质量、成本、计划、进度和客户满意度等有决定性影响。
ASIC类六级工程师
要点:负责制定技术发展战略,确保技术方向正确和可持续发展。主导大型/复杂项目的框架定义、需求规格定义等,保障项目技术上的合理性。在行业内被认为是权威。
资格标准相关说明:
硬件类技术任职资格标准由工作经验、必备知识、技能标准、工作绩效、行为标准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可靠性”等DFx维度是工程师成长的重要进阶标识。
无论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硬件工程师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从“做事”到“做项目”、“做产品”的过程。具备“悟性+努力+方法+为人”等多方面素质,并经过年头的积累和机遇的,才能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