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报道:在北流陶瓷小镇的三环集团陶瓷研究所内,一位相貌平凡的中年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在繁忙的生产车间中,尽管身处嘈杂环境,却能专注如一,宛若金庸笔下的扫地僧。他就是张教授——张兆孟。
张兆孟教授专注工作的身影令人敬佩。身为中专学历的他,凭借对陶瓷新材料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已经多次克服了行业内陶瓷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技术难题,因此也收获了“张教授”的雅号。
19,张兆孟毕业于中专陶瓷工艺专业,成为三环集团的一员。从普通的陶瓷压坯工作做起,他逐渐在注浆车间打浆、注浆、装车、烧窑等岗位上崭露头角。自2003年调至陶瓷研究所后,他更是在陶瓷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上大展身手。
在学习新工作岗位上,张兆孟显示出了旺盛的求知欲。“三环集团浓厚的学术氛围犹如养分滋润着他的求知欲。在追求学习的过程中,他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他还积极地向同行学习,汲取各种资料上的精华。由此他开始渐渐脱胎于门外汉,逐渐成为陶瓷材料学的专家。”
在2004年的HAP材料合成研发中,张兆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尽管试验基地与陶瓷研究所相距数公里,但他每天坚持早起,往返于两地之间。从设计实验方案到最后的煅烧烘干,所有工序都由他独自完成。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无疑是对他毅力的巨大考验。
在陶瓷科研的道路上,张兆孟始终秉持着对技术的追求和对市场的敏感度。他深知陶瓷研究开发不仅仅是关于材料和工艺的学问,更是关于市场需求、设计创新和消费者心理的综合艺术。因此他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决策基础。
多年来,张兆孟在陶瓷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他不仅解决了多个重大技术难题,还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产品配方和制造过程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人们的健康追求。
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张兆孟深知人才的培养对研发工作的推动作用。他不仅仅专注于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突破,更是倾心于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培养。他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授业务知识和研究开发技能,并带领团队共同进步。
在张兆孟等人的带领下,三环集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他们不仅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釉下彩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是三环集团近年来的重要举措。为了掌握这项技术,张兆孟带领团队成员到湖南学习并成功引进该技术。在他的努力下,釉下彩车间得以顺利投产并为公司培养了多位专业汾水绘画人才。
张兆孟在陶瓷科研领域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是推动三环集团发展的关键力量。他的贡献和成果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