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武先生
教务处珍视的四样宝贵工具,我们统称为“一历三表”管理体系。“一历”指的是教学工作的历,“三表”则包括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以及周历表。在开学前,妥善编制好这四样工具,便能确保教学秩序井然,工作有条不紊。
关于“三表”的详细解释,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有阐述。本文的重点在于深入讲解“一历”,即教学工作历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
教学工作历是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依据,它详细规划了一个学期内(或一个学年)每个月甚至每周、每天的教学活动。提前编制历,并按照其执行,能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
一、教学工作历的时段划分及实践应用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历,从时段上划分,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开学前的工作安排、开学后至期末复习前的工作安排以及学期结束的工作安排。
时段划分亦可细化为四个阶段,即开学前、开学至期中、期中至期末复习前以及学期末。每个阶段的安排都需精确到具体日期和周次。
在开学之前,我们需要将工作安确到每一天。例如,哪一天教师报到,报到后需完成哪些任务;学生又在哪一天报到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划。
从开学后至期末复习前,工作安排一般精确到周次,对每周的教学活动进行有序规划。
期末的教学工作安排同样需要精确到天,如复习计划的完成时间、考试日期、阅卷安排、放假时间等,都需要提前规划好。
二、教学工作历的具体内容
1. 开学前的工作安排:
- 规定师生报到时间及报到后的任务。
- 安排教师进行开学前的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同时进行开学前的教学工作检查。
- 要求教师在开学前至少提前一周完成所教科目的备课,并准备好教案。教务处需检查并做好记录。
2. 开学至期末复习前的工作安排:
- 设定固定的教学常规检查时间,如哪一周检查备课、作业批改等。
- 规定学业抽测、学科竞赛的时间。
- 规划小组实验课、教师展示课、教师示范课的时间。
- 设定公开教学、学科组、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时间。
- 规定期中质量分析、期中小结的时间,以及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等。
3. 学期结束的工作安排:
- 从期末复习开始,详细规划每天的工作内容。
- 明确复习计划的完成时间、期末复习及考试的起止日期等。
- 规划监考、阅卷及试卷分析的安排,以及期末总结、先进教师的评选等事项。
- 学生报告书的填写完成时间及放假的具体日期等,都需提前规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