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台风将至,南国城市食肆里的美味已然备好。粤菜、川菜、豫菜,还有那独具风味的徽菜沪菜潮菜,每一种都离不开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红小龙虾。据传,在它的故乡附近,仅仅每年的小龙虾产值就超过400。
小龙虾,这个几乎成为夏天味蕾必备的美食,在吃货江湖中划出了一道分界线。一边是“吃”的阵营,热烈推崇着小龙虾的美味;一边是“不吃”的阵营,对小龙虾心存疑虑。各种传闻在两个阵营中流传,搅乱了每个热辣呼哧的夜晚。
吃的人说:“小龙虾,你的美味我不能错过!”
不吃的人问:“小龙虾,你里面装的是不是重金属?”
在大多数吃货眼里,小龙虾是炎夏料理界的“难缠角色”。那么,哪些传闻是真,哪些是假?今天就让我们梳理一下关于小龙虾的“民生科考”,看完后你再决定是否要加入“吃”的阵营。
最广为流传的传闻: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
分析:
小龙虾,学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淡水虾。虽然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原生态水体中可能形成竞争优势,但人们养殖的小龙虾大多是在净水中长大。
关于小龙虾是否含有重金属的问题,重点在于其外壳。当小龙虾生活在含有重金属的水中时,这些重金属大多会附着在外壳上。鳃和内脏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只要我们吃的时候不去咬那部分硬壳和头部,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接触到这些重金属。
最骇人的传闻:小龙虾是用来处理尸体的
分析:
关于小龙虾是基因改造来处理尸体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据专家解释,1953年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所以那些老旧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最科学的传言:小龙虾携带肺吸虫
分析:
虽然有报道称某些人因食用小龙虾而患上横纹肌溶解症,但这并不能直接归咎于小龙虾本身。事实上,任何使骨骼肌超负荷运动的过程或某些特定的物都可能致病。而预防这种病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小龙虾烧熟煮透。
还有那些关于小龙虾的“小知识”
不是所有外国人都不吃小龙虾。事实上,在和其他一些,小龙虾已经成为了受欢迎的美食。
也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小龙虾,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怎样更好地享受小龙虾的美味?
1. 咬头:虾黄是小龙虾最宝贵的地方之一,但要注意的是虾头前部的胃囊是不能食用的。
2. 剥壳: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容易地剥去虾壳。
3. 抽虾线:尽管抽掉虾线会影响口感,但如果自己吃的话建议还是提前抽掉以保证食物安全。
4. 吃虾钳:虽然虾钳的壳子较硬,但里面也有着美味的虾肉。
附赠几道简单易做的小龙虾食谱
在品尝美味的也请尊重科学、珍爱美食。让我们告别难缠的谣言,享受美味的小龙虾吧!
特别提示:尊重科学、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