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四学生毕业季的到来,许多学生已经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实习,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即将踏入社会工作。接下来,他们将面临一个重要的环节——入职流程。
一、入职流程概览
1. 人力中心发送《录用通知书》。
2. 确认新员工报到日期,并通知需注意事项及所需资料。
3. 人事助理准备入职手续办理所需表单,并依据《新员工入职通知单》内容落实各项工作。
二、新员工报到与手续办理
1. 人力中心发放《新员工报到工作单》,新员工需按要求办理入职手续。
(1)员工填写《应聘登记表》,并交验各种,如一寸免冠照片、身份证原件或户口复印件、学历、学位原件等。
(2)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职位说明书等。
(3)建立员工、考勤卡。
(4)介绍公司情况,引领新员工参观公司、介绍同事。
(5)将新员工移交给用人部门,并OA网上发布加盟信息更新员工通讯录。
2. 员工需填写《员工履历表》,并了解公司情况及管理制度。
3. 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逐项办理入职手续。
4. 确认该员工调入人事的时间,并向新员工介绍管理层。
5. 带新员工到部门,介绍给部门总经理,并更新员工通讯录。
三、入职培训与转正评估
1. 新员工培训,包括相应职能专业技术培训及不定期的由公司管理层进行的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各部门职能与关系等方面的培训。
2. 转正是对员工的一次工作评估的机会,也是公司优化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员工工作满实习期时,由安排进行转正评估。
(1)员工对自己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自评。
(2)直接经理对其进行评估,该评估结果将对员工的转正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入职的责任和举证技巧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履行告知义务并享有入职的。具体包括:
1. 对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告知义务和的。
2. 用人单位应妥善管理入职的证据,如《员工入职登记表》、相关证明材料等。
3. 劳动者在入职中有欺诈情形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未尽义务招用与其他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为规避风险,用人单位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入职制度,并采取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相关内容,保留相关证据。如设置《员工入职登记表》作为证据,要求劳动者提供相关个人资料留作证据,并在劳动合同中设计条款以备作为证据。
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名册并保留作为证据,以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五、注意事项
无论是新员工还是用人单位,都要严格遵守入职流程和规章制度。新员工在入职后应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应为新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融入公司并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