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语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对成语进行巧妙处理,使之更加贴合商品的信息。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成语的灵活运用。
这种方式利用了成语中的特定词汇与产品功能、特性或形态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引导人们暂时抛开成语的常规含义,从而对广告语言产生新颖而有力的理解。例如:
①音响广告中使用的“身临其境”。这并非随意使用,而是借用了成语来突出音响效果的逼真程度,以此体现产品的卓越性能。
②密码箱广告中的“万无一失”。这一成语的使用恰当地表达了密码箱的安全可靠特性,使得产品的功能一目了然,同时也让消费者产生联想,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我们还会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替换原成语中的词或语素,以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例如:
①大洋字幕机的广告中巧妙运用了“触、幕、惊、新”等字,虽然是仿照成语但意义却与产品功能紧密相连,令人印象深刻。
②食品广告中的“食全食美”,借用了“十全十美”的美好含义,同时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吉祥和美丽的心理需求。
我们也会采用抽离或嵌入的方式对成语进行改造,以突出产品的品牌或功能特点。例如:
某化妆笔广告中的“妙笔生辉”,这一创新性的表达方式恰到好处地向女性用户传达了该化妆笔的美容效果。
反义仿造,独树一帜
有时我们还会通过更改成语中的某些词汇,创造出与原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新词语,以此来强调产品的特定功能或性能。例如:
自动钓鱼具广告中的“一心二意,照样钓鱼”,这里的“一心二意”虽然与原意相反,但却突出了产品的优良性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成语的灵活运用都是为了推陈出新,增强其表现力,让人感到新颖。在广告语中恰当地运用成语,能够有效地宣传商品。但必须注意,成语的活用要恰到好处,切勿盲目追求新颖独特而过度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