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广大读者学习《经济学原理》,我们特地准备了这份详尽的解读。无需长篇大论,只需简要理解,便可轻松掌握经济学基础。请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划线部分是原文案,下面是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和通俗表达: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5.1 需求弹性
5.1.1 需求价格弹性: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会如何变化。例如,如果冰淇淋蛋卷价格上涨了10%,而购买量下降了20%,那么需求价格弹性就很大。需求弹性越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越大。
5.1.2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物品的必要性以及非必要性、市场的定义和时间的范围等。
5.1.3 各种需求曲线描述了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变化情况。
5.1.4 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有关,通过调整价格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5.1.5 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会随着价格和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5.1.6 其他需求弹性还包括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表示物品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交叉价格弹性则表示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影响。
5.2 供给弹性:指价格变动时,生产者能否增加或减少生产。例如,钢材的供给弹性大,价格上涨时可以增加生产。
长期内,供给弹性通常大于短期,因为长期中企业可以扩增产能。
5.3 供给、需求和弹性的应用(三个案例)
5.3.1 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小麦产量增加,但需求不变,那么农民的收益可能会减少。
这是因为供需平衡点的原理。农民可能因此不愿增产,而消费者也需认识到农产品市场变化。
5.3.2 石油输出国为何难以维持高油价:短期中人为控制供给可以影响价格。但长期中,其他生产者会扩增产能,消费者会寻找替代品,因此减产提价的策略效果会减弱。
5.3.3 禁毒的利与弊:禁毒可能减少使用,但也可能导致与相关的犯增加。因为瘾君子为了筹集毒资可能会进行违法活动。
学习经济学原理需要理解供需关系、弹性和效应等基本概念。通过详细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章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弹性的概念及其在供需关系中的应用。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和效应,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