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北京3月26日的报道,成品油零售限价在上周创下了最大涨幅,同时批发价格也一度跟涨。本周汽柴油批发价格出现了明显回落,批零价差也随之扩大。在业内人士的分析中,高油价与的双重影响,对成品油终端需求构成了抑制。
回顾上周,成品油零售限价的涨幅达到了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推动了汽柴油批发价格的上涨。这种涨势并未持续太久。多家成品油批发商表示,自本周以来,汽柴油批发价格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一些批发商反映,汽柴油价格确实有所回落,每吨价格下跌了50元。另外一些批发商则表示,价格开始时每吨下降了80元,随后又降了50元,总计达到了130元的降幅,而今天再看已经下降了160元。
对于零售价大幅上涨而批发价却下跌的现象,金联创分析师王延婷解释说,这与供需关系密切相关。在供应方面,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成品油总产量同比增长了7.85%,其中汽、柴油产量增长更为显著。在供应增加的汽柴油需求却受到了抑制。
王延婷进一步解释道,高油价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下游需求的恢复也较为缓慢。汽油需求受到各地的影响,整体需求不乐观。虽然柴油需求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但需求量仍然有限。
随着批发价格的下跌,汽柴油批零价差进一步扩大。国内92汽油和0柴油的零售利润都有所增加。尽管利润空间扩大,加油站赚取的利润似乎并未明显增加,这可以从他们进货的积极性中看出。一些批发商反映,不少加油站的进货频率有所下降。
批发商表示,除了考虑国际原油价格外,还需密切关注市场需求量。如果市场需求量不足,即使价格大幅下降也难以吸引买家。而市场需求旺盛时,价格即使上涨也有人愿意购买。当前市场行情下,终端客户的利润空间虽然存在,但需求量并不大。
自3月份以来,进口原油到岸成本较高,导致炼厂炼油利润受到挤压。港口原料接卸和回运效率也受到影响,地方炼厂检修增多,整体开工率下降。王延婷预计,3月份国内成品油产量可能有所下降,这将为批发价格提供支撑。她认为汽柴油批发价格短期内仍难以上涨。
王延婷表示,零售价在短期内仍有上调的预期,消息面有一定支撑。但从整体来看,下游需求的恢复仍需一定时间。缺乏需求面支撑的话,价格虽然能维持相对高位,但进一步上涨的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