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高速隧道内发生了一起半挂车后轮冒烟起火的意外。
驾驶员尝试了多种方式来灭火,包括使用鞋子、水杯以及水桶,但都未能成功。
就在他感到手足无措之时,隧道上方的声音传来,给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3月19日早晨,在S26诸永高速的龙前山隧道中,一辆半挂车的轮胎因为摩擦过度起火。
驾驶员张某在发现火情后,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但火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面对不断冒出的火光和浓烟,张某感到十分无助。
此时隧道内的广播突然响起,传来了救援人员的指示。
温州高速四大队在监控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并立即通过隧道广播指导张某使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大队启动了紧急预案,迅速通知了隧道口值守人员封闭后方车道,以防止二次的发生。
在高速的远程指导下,张某成功地利用隧道内的消防设施扑灭了明火。
温州的高速公路系统共有长达626公里的隧道,其中不乏长度超过一公里的隧道。由于隧道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浓烟不易扩散,对人员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在隧道内遇到车辆起火等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和乘客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至关重要。
若火势较小且可控:
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驾驶员可以尝试使用隧道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若火势较大且不可控:
驾驶员和乘客应迅速撤离车辆,寻找安全的逃生通道。在撤离过程中,请遵循“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原则。
关于隧道逃生的关键点:
在逃生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逃生方向。通常应选择往上风口方向逃生,避免烟雾的侵害。要充分利用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
最后要强调的是:安全第一!无论是在驾驶过程中还是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都应该把个人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