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分级分类标准(试行)概述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的分级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企业分级、企业分类以及监管层级划分三个重要环节。
一、企业分级
企业分级是根据企业极端风险等级来划分企业级别。极端风险指的是在未经过风险控制或处于最不利状态下的风险,主要涉及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或活动过程中未经任何消减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风险水平。
对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其极端风险分级是分析企业在最不利状态下的单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后果,以评估企业的极端风险水平,并根据极端风险等级来划分企业级别。
企业分级的步骤如下:
- 计算后果严重度等级:参照深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分级分类指标评分标准(附表所示),确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类型及单车最大运输量等两项指标分值;再对照后果严重度等级对照表,确定后果严重度等级。
- 计算发生可能性等级:同样参照评分标准,确定运输车辆类型、数量、使用年限、主要行驶线路类型和线路行驶条件等五项指标分值;然后对照发生可能性等级对照表,确定发生可能性等级。
- 评估极端风险水平并划分企业级别:通过赋值计算方式确定极端风险水平。发生可能性等级和后果严重度等级的乘积代表风险水平。极端风险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四个等级,对应的企业级别分别为Ⅳ、Ⅲ、Ⅱ、Ⅰ四级。
二、企业分类
企业分类则是根据企业的现实风险等级来划分。现实风险评估是在极端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的关键人员及车辆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三方面的关键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企业分类的步骤如下:
- 分析风险控制水平:根据优先级评定关键人员及车辆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 确定现实风险等级并划分企业类别:通过计算风险控制类别与极端风险等级的匹配程度来确定现实风险等级,进而划分企业类别。
三、监管层级划分
市交通运输局将依据危运企业的分级分类结果实施分层监管。
附表:深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分级分类指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