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定义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三个主要部分。
项目管理的核心始终围绕着QCD,其中C即成本,是企业运营中追求利润的关键环节。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成本管理早已成为企业常用的管理手段。为何今日我们要特别强调“研发成本管理”呢?
从狭义上讲,研发成本管理就是对研发阶段(从立项到量产前)的成本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确保成本在预期范围内。这个阶段的管理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成本。
而在广义上,制造业中有一个公认的观点:研发阶段的质量决定了产品成本的80%。这意味着在研发阶段的产出物的合理性、前瞻性,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影响巨大,甚至超过研发阶段本身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头部客户的经验,我们来更深入地探讨狭义和广义的“研发成本管理”。
狭义方面,我们通常采用“四算”的方式进行研发成本管理。这四算包括概、预、核、决算,分别对应项目不同阶段的评审点。其中,项目费用和人力的核算贯穿于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中。
项目概算是在立项阶段进行的,主要是估算合同利润,充分评估风险,为决策是否签约提供依据。
项目预算则是在确定PDCP(IPD里的计划评审点)时进行,为实现交付承诺,预计项目的总收入和总成本。
项目核算和决算则分别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定期进行和项目完成后进行,对项目的成本进行过程监控和总结。
对于狭义的研发成本管理,推荐在项目管理的IT系统中进行承载,实现项目管理与ERP系统的双向集成,确保成本信息的及时反馈。
而对于广义的研发成本管理,我们主要关注“仿真”和“打通”两个关键点。
“成本仿真”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场景。通过数字手段模拟物流过程,提前识别和降低生产和质量变更带来的风险。
“打通”则强调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制造信息的前置,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
为了更好地进行广义的研发成本管理,建议优化PDM、MPM等系统的集成能力,引入成本仿真的产品或插件,将制造信息前置,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研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