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往之中,警觉之心不可无。尽管以恶意揣测他人并不妥当,但在人际交往中留有一丝防备心,实则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毕竟,人生路上有些亏是吃不得的,否则可能会让人抱憾终身。特别是在金钱方面,很多看似坚固的友情在金钱的考验下可能会露出本来面目,所有的伪装都可能变得不堪一击,而代价可能是你无法承受的。
面对他人借款的请求,不宜轻率答应,更不能盲目顺从对方的心意。很多时候,金钱的介入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异常脆弱。
当有人向你提出借款请求时,无论你最初是否愿意借出,都应先表达自己的难处。让对方感知到你并非宽裕到可以随意出借的地步。这样,无论你最终决定借或不借,都不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不值得深交的朋友。
当你表达了自己的难处后,可以适当调整借款的金额,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这样既能解决对方的紧急需求,也能让你在出借后留有退路,避免因小额问题而影响你们的关系。
若你从一开始就拒绝借款,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你过于冷漠,甚至怀疑你是不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而若你立即答应并悉数奉上借款,若对方并非可靠之人,你的钱款收回便成了难题。
通常的借钱过程往往慷慨给予时容易,但回收时却可能两败俱伤。社会中总有些人认为你的宽裕就是理所应当的借钱来源,而你若追讨则仿佛犯了天大的错。但请记住,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为了使你的帮助更有意义,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情谊,应合理表达你的困境,让对方体会你的不易,这样他才会更加珍惜你的援助。即使你最终没有出借,表达难处也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避免双方尴尬。
借款时最好能立下字据,“借钱可以,立个字据更稳妥”。这并非不信任的表现,而是在物质往来中算得清楚才能更好地保护双方的感情和权益。一个真正想要及时还钱的人不会因这样的形式而生气。
如果真的生气了,那可能说明其借款并非真心想要还。而当你面临是否出借的抉择时,除了直接拒绝或立即答应外,你还可以为对方提供其他帮助。如诚恳地说明情况并为其提供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避免了经济上的纠纷还维系了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