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服复兴以来,明制汉服在时尚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尤以马面裙为人们所喜爱。其独特的华美雍容、风雅别致之态,让人眼前一亮。
说到明制汉服,不得不提的是那独具特色的“马面裙”。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华服时课的课堂,深入了解这流行的马面裙,感受数百年前大明风华的魅力。
何为马面裙?
马面裙,又被称为“马面褶裙”。此裙之特色在于其两侧打褶,中间留有光面,称之为“马面”。因其两侧的褶皱设计,我们亦可称之为“侧褶裙”。不论长短袖型,明朝女子的裙装多以马面裙为主,其独特的“两片共裙腰、四裙门”的设计,使得穿着后只显两个马面。
马面裙的起源可追溯至宋代的两片裙,后逐渐演变为在腰侧打合抱褶的裙式。从明代出土的文物中,我们亦可观察到其由两大片布拼接,到腰侧打褶的发展轨迹。
关于“马面”之名的由来,或可从服饰史中寻得端倪。明朝时期的人们并未使用“马面裙”这一称谓,而是将裙门结构称之为“马面”。而“马面”一词,实际上与人们通常所想的马并无直接关联。在建筑学中,“马面”是城墙或城池旁突出的塔楼式建筑的称谓,如敌台,其功能在于加强防御与攻击。
至清代,马面裙的样式更为繁复。其褶子细密,有的多达百褶,且褶间常有镶边装饰。清代马面裙重视马面的装饰,多采用刺绣等工艺进行装饰。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欣赏历史中马面裙的多样样式。如鱼鳞百褶月华马面裙、红色暗八仙蝴蝶镶边阑干马面裙等,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女子对美的追求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