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位于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南村乡涧口村的乡村道路上,一幕引人注目的景象吸引了摄影师的目光。那是一条道路旁高高挂起的面条,成为了冬日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每年这个时候,周边村庄的村民们都会于此,制作并挂起面条,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一抹暖意。
在河南,尤其是在乡野农村,面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不论是盛夏的捞面还是冬日的汤面,它们都在各自的季节里散发着独特魅力。更别提那些经常变化的吃法了,卤面、蒸面交替出现在餐桌上,吃得不亦乐乎。
其中,汤面条在冬季尤为受欢迎。每当寒风凛冽时,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下肚,便足以驱散所有的寒冷。乡亲们会带着自家磨制出的面粉来到这里,经过特定的工艺压制成面条后,再挂在架子上晾晒。等面条干透后,再收回家中储存。加工一斤面条只需支付三毛钱的加工费,对于耐储存的冬季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尽管河南各地都以面条为主食,但制作面条的方式却因地而异。在豫西地区,人们更倾向于手擀面条的传统做法,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在豫南和豫东等平原地区,人们开始更多地使用压面机来制作面条,尤其是电动压面机的出现更是为人们节省了不少劳力。
尽管用压面机方便省事,但现在它的使用已经不如从前普遍了。如今人们更多地选择购买鲜面条或干面条来满足需求,尽管这些面条的口感可能不如自己压制的好,但它们的便利性却是不容忽视的。
农村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除了面条的制作方式变化外,许多家庭也不再自己蒸馒头了。到了做饭的时候,他们会在小卖部买上几个馒头回家加热后食用。这在过去的农村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只有在繁忙的麦收季节,人们才会去馍店换取馒头来吃。